介子推,又名介推,后人尊为介子,春秋时期晋国人。因“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壮举,深得世人怀念。晋文公为报恩逼他出来做官,放火烧山,最后介子推被烧死在柳树下,死后葬于介休绵山。晋文公重耳深为愧疚,遂改绵山为介山,并立庙祭祀,由此产生了(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这一天不开火,只吃生冷的东西,来纪
清明时节,听有人聊起介之推,又说起这个逻辑上说不太通顺的故事。小时候读到晋文公与介之推的故事时就很不理解,介之推是追随晋文公多年的老臣,晋文公本就觉得对他很有亏欠而请他出山,怎么可能采用防火烧山这么馊的主意呢?稍微正常一点的人都知道,这样做大概率会致介之推于死地,大火一烧起来,就算介之推想下山都很难
列国人物底片之介子推公元前635年清明那天,晋文公身穿素服,带着全体班子成员登上已经被他命名为介山的绵山,来到介子推抱树而死的枯柳前。他吃惊地发现这颗几成空壳的枯柳竟然神奇复活,千条碧绿柳枝在凄风苦雨中飞舞,强大的气场把这干人等罩入了庄严肃穆中。晋文公领着众人恭恭敬敬地行祭拜礼,礼毕文公虔诚地走到柳
你知道寒食节是怎么来的吗?你知道晋文公为何要放火烧山,最后烧死了介子推?你知道介子推之死就是个阴谋吗? 话说重耳在外流亡19年,这时候晋国的晋惠公残暴施政,大肆诛杀贤臣。没几年就死了,而从秦国逃回的太子圉即位,就是晋怀公,也就是重耳的侄子。晋怀公害怕叔叔回回来抢他的国君之位,就迫害那些陪重耳流亡之人
美军在朝鲜战争中仅阵亡了两名步兵团团长,他们分别是美国陆军第24步兵师第34步兵团团长罗伯特-马丁上校和美军第7步兵师第31步兵团团长(北极熊团团长)麦克莱恩。麦克莱恩就是在长津湖战役中被志愿军击毙的。第31步兵团随后由费斯中校指挥,但他也在突围战斗中被志愿军击毙。那么据称被志愿军全歼的第31步兵团
1951年4月16日清晨,被解职的麦克阿瑟就要回国了。而在此几日前,他还是朝鲜“联合国军”总司令,是驻日盟军的总司令,风光无两。可现在,可恶的杜鲁门翻脸不认人了。“不就是抢了他的风头吗?”麦克阿瑟心中嘀咕道。毕竟不是多光彩的事,麦克阿瑟回国并没有大张旗鼓,他只将这个消息通知了几名日本高官。当日,麦克
晋文公上台之后,就开始封赏有功之臣,尤其是那些跟着他流亡十九年的伙伴们。封赏的标准也不难,功劳大的就给城邑,功劳小的就给爵位。一番封赏下来,也就收割了不少支持。不过,封赏还未结束就被打断了。打断晋国封赏的,是周襄王派来的人。周襄王的弟弟王子带造反,将周襄王赶出了国都,自立为王。周襄王逃难来到郑国后,
麦克阿瑟的“仁川登陆”震惊了世界,无人能及。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他做出仁川决策的同一天,一个年轻的中国军人就已经预测到了他的行动,并且算定了他在仁川登陆的日期。这位中国军人不仅预测了登陆日期,而且具体时间精确到了分钟,这份精准的计算能力令人叹为观止。1950年8月23日,在中国总参谋部的作战室
1950年10月当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严重威胁中国边境安全时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介入朝鲜战争。时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彭德怀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率先从辑安(今集安市)渡过鸭绿江入朝作战。彭德怀指挥中国人民志愿
麦克阿瑟是一个个人色彩非常浓郁的二战将领,他张扬个性,在日本做了好几年太上皇,回到美利坚之后,也曾轰动一时,麦克阿瑟一生的高光场面非常多,包括他最后的告别演讲,老兵永不死,只是渐凋零。可以说感动了一代美国年轻人。但是要说麦克阿瑟最志得意满的时候,大概还是1945年,它主持日军投降仪式的时候。这次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