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名人网 手机版
首页 > 人物百科 >

不读懂曹操,不足以谈人生

时间:2025-01-15 13:01:54

人生之久远,人生之玄幻,人生之意义。关于人生的一切,都是那样虚幻,那样深奥,难以捉摸。一个人如果想靠自己的力量,参透人生,往往需要几十年的努力。

即使如此,也不一定能了解它。既然如此,不如看看别人的人生,来体会人生的真正意义。

唐太宗说“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那些历史上的人物,他们的经历丰富多彩,他们的故事广为流传。我们谈人生,就可以从历史人物中选择,下手。魏武帝曹操,是地地道道的枭雄,同时也是中国妇孺皆知的人物。

他的一生极为精彩,可以说如果以他的经历不能读懂人生,那么就没有别人能读懂了。曹操的人生中,有忠心,有异谋。有纯良,有奸诈。有猜忌,有信任。

正是这样一个“矛盾”的人,却是人生最好的诠释。

不读懂曹操,不足以读懂人生。

一、宦官子弟

明代英宗朝,有个宦官叫曹吉祥。他想把皇帝杀了,自己做皇帝。又怕没有成例,别人不会服他。就问他的手下说:“古来有宦官子弟做天子的吗?”他的手下想了一会儿,回答:“曹操。”这个回答,不能说对。

明英宗朱祁镇

因为曹操是死后才被追封的魏武帝,但也不能说错。因为他确实是宦官子弟。可是宦官是没有生育能力的,那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曹操的祖父曹腾,是当年拥立汉桓帝的大权宦。汉桓帝即位后,也放手大权交给宦官,曹腾的官大常秋,权势很盛。当时的权宦收养孩子作为养子的,不在少数。曹操的父亲曹嵩,便是曹腾为了延续曹氏宗祠而收养的孩子。

因此曹操是宦官子弟,这也没错,只不过是没有血缘关系罢了。

由于曹家的势力很大,他的爷爷是大常秋,他爹是太尉,都是汉朝一等一的大官。因此曹操少年的玩伴们,也都出身名门。比如袁绍,四世三公的家庭,不必多说。这些玩伴对于曹操宦官家族出身,很是不屑,多次嘲笑曹操。

长大之后,对曹操仍旧持有蔑视态度。现在的很多人,也对自己的出身不满,觉得自己的家庭不够优越。

有的人则觉得父母终日只知道挣钱,没有时间陪伴自己。哪知二者,不可兼得!

二、崭露头角

曹操长大之后,非常聪明机警,可以说是一个好苗子。《三国志•武帝纪》上说曹操年轻时“少机警,有权术”。然而有才却都往歪处使了,平时不学好,像个地痞流氓似的。大家都觉得这小子以后一定成不了什么气候:“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

甚至他还和袁绍等一帮人,偷人家的新娘子来着。这样的荒唐事也做得出来,那确实是没人看得起他。只有桥玄何颙,觉得他不错。当时的许劭,名于知人。曹操就去找了许劭。许劭一开始不打算给他看,被曹操缠得没有办法,只好说:“君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这里的“治世”是太平之世的意思,不是治理国家的意思。曹操听了这评价,大笑而去。后来确实十分契合。许劭知人之明,确实是名副其实。

熹平三年,曹操被举为孝廉。一个大家眼中的混混人物,何以被举为“孝廉”?还是家世的缘故了。举为孝廉后,朝廷给曹操一个“洛阳北都尉”的官,大概和今天的首都公安副局长相似。曹都尉到任以后,谁也不怕。该是什么就是什么,哪怕你是天王老子,犯了事照打不误。洛阳的勋贵子弟很多,惹事的也不少。

之前官官相护,互相勾结,前一任不想因此得罪朝中大员,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换到曹操这里就不一样了,他制作了许多五色棒,谁违法,就打谁。曹操能这样做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当时的曹操年轻气盛,有正义感,不像那些官场的老油条怕得罪人。

另一个就是后台够硬,自己的老爹是太尉!太尉是什么官?在东汉时期,太尉是三公之一,主管国家军事。比现在的国防部部长都牛,全天下的兵,只要皇帝不开口,都归他管!曹操本身就是最大的勋贵子弟,收拾起下面这帮人来,还不是手到擒来,谁敢去告去?

直到曹操碰上了一个比他更有后台的人物:蹇图。蹇图是皇帝身边宠宦蹇硕的叔父。这天刚好也犯在了曹操手中。曹操管你是谁?毫不留情,当即命人用五色棒将蹇图打死。这一下惹事了,众人也觉得不能再留曹操继续做事了。

不过碍于曹嵩的面子,明升暗降,把曹操调走了。曹操因此有了名气,崭露头角。

三、大汉忠臣曹孟德

这标题可不是反讽,虽然后来被人们用来调侃曹操,但年轻时候曹操确实是忠于大汉的。曹操后来因事被免官,回到家乡谯县。

这之后,曹操一直关注着朝堂上的局势,为汉灵帝进尽忠言。然而以汉灵帝的德行,只顾着卖官鬻爵了,哪里肯按曹操说的做?

曹操见进谏书石沉大海,也愤愤不平,干脆不再上书了。就像我们对一些亲近的朋友亲戚,提出劝告一样。他们却认为我们是在干扰他们。因此而断交的人,不在少数。彼此失望,伤了情谊。

黄巾起义爆发后,曹操重新被启用。朝廷拜曹操为骑都尉,与皇甫嵩一起前往颖川绞杀黄巾贼人。结果大破黄巾起义军,因功升迁为济南相。

当时的济南,有许多不法官员,他们互相勾结,鱼肉百姓,当地居民不堪其扰。曹操到任济南相后,将这些人一并牵出斩首,百姓们齐声叫好,济南为之一新。

看来虽然经过了一些挫折。但曹操的初心与锐气,比当年丝毫不减。然而东汉末年的风气,已是无可逆转。随即就有朝堂上的大官,将曹操调走。曹操也不向他们低头,又辞官归隐了。

不久,董卓之乱爆发。这之前,汉灵帝曾组建西园八校尉,曹操因家世,又被征为典军校尉。这时朝政掌握在董卓手里。

曹操大为愤恨,毅然离开洛阳,出去找袁绍等人,试图说服他们组成联军讨董。袁绍同意了,又招徕了一批人马。于是众人推举袁绍为盟主,西向讨董。这就是十八路诸侯。这些人里,大部分人都不是真心讨董,每天置酒高会,夜夜笙歌,就是不进兵。

只有曹操和孙坚,取得了一点战果。最终因势单力孤,被董卓部将打得大败,落荒而逃,还差一点丢了性命。待曹操回到盟军驻地,发现他们还在醉生梦死,当即大怒,脱离了联军。不久,联军因为各路人马各怀鬼胎,互相之间打了起来,联军也就此解散。

曹操于此也彻底看到汉朝已经是不能再扶起来了,忠心就此消散。逐渐成为了许劭预言中的那个枭雄。

四、枭雄

脱离联军后,曹操一直待在山西、山东一带,四处征伐以增强自己的实力。在表面上,他还是奉汉朝为正朔,实际上已经做好了取得天下的打算。此时,黄巾军再次兴起,攻下兖州,并将兖州牧斩杀。

曹操闻讯,即带领兵马前往征讨黄巾军。黄巾军不是曹操的对手,被其打败。投降曹操的有三十多万。曹操从中选择精锐,编成新军,号为“青州兵”。随即势力大盛的曹操就被任命为新的兖州牧。同时曹操帮助袁绍,击败了徐州牧陶谦。

在此过程中,曹操的父亲曹嵩被陶谦杀死,二人就结下了大仇。后来曹操攻下徐州后,进行了一次大屠城,所过之处鸡犬不留。陈宫对其非常不满,于是联合张邈吕布等人发动叛乱,后来被曹操击败。这时,因为李傕郭汜相争,汉献帝困苦异常。

曹操接受荀彧的进言,“挟天子以令诸侯”。随后在与河北袁绍的争斗中,开始了著名的“官渡之战”。袁绍好谋无断,不能用人,最终被曹操火烧乌巢击败。这时的曹操,志得意满,正有统一天下的希望。便挥师南方,准备征讨孙权了。

可惜的是,曹操中了周瑜的反间计和苦肉计。不仅将训练水军的蔡瑁、张允诛杀,还听信了庞统,将舟船全部用铁索连接。结果被黄盖纵火,烧得大败。此战让中国失去了最好的统一时机,三国鼎立的格局就此形成。

这之后,曹刘孙三家一直处在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谁也奈何不得谁。眼见外事不能再有大的进步,曹操便在内巩固自己的权力。建安十七年,汉献帝给予曹操“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的待遇。

建安二十一年,又封曹操为魏王,邑三万户,位在诸侯王上。还有出警入跸、用天子冕旒等特权。说白了就是除了名义上不是天子,所有的待遇,都与天子相同。有人劝曹操,就此更进一步,成为天子。曹操却不肯接受。

在我看来,他还是忘不了当年为大汉赤诚贡献时的样子,忘不了自己的初心。众人一再请求,于是他说:“若天命在孤,孤为周文王。”终究是要做一辈子的汉臣了。曹操一生的矛盾,他的忠与奸,就在这一刻的对峙中,淋漓尽致。

人生有极,感想他从忠臣到“奸雄”,到最终仍然守住了最后一份对大汉的忠诚。建安二十五年正月,曹操在洛阳病逝。临死前,他没有谈及任何军国大事。却让嫔妃妇人们,学习一些缝纫技艺,以便将来糊口。戎马一生,终归平淡了。

总结

曹操出身可谓极为显赫,但又有一些被人看不起。曹操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有流氓习气,又有一颗赤诚忠直的心。用“侠”字来概括,可以说是得宜。经过他的一番南征北战,破袁绍、定乌桓、败马腾,统一了中国北方。

随后在赤壁之战中失败,失去了一统天下的机会。虽然位极人臣,也能坚守住最后的底线。曹操的一生是精彩的,也是矛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