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第一篇——从郑伯克段于鄢开始

这位郑伯,是郑庄公,郑国第一代君王的孙子,生活在周平王周桓王时代。郑国在他的手上迸发了青春,一度成为地区强国。可惜的是,他之后的统治者内斗不断,国内政治一直不稳定,郑国的力量在无尽的内耗中消耗殆尽。
其实这个人的故事挺有意思的。有意思的事情都和他的亲妈有关。
都是妈生娘养的,庄公这人就不为自己的亲妈所喜欢。
不喜欢的理由史书记载如下: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这篇文章中出现了申,是周平王母亲的国家,也是勾结西戎灭亡西周的国家。不过郑武公还是娶了申国国君之女。
然后就是武姜在睡梦里面生了庄公。是迷信还是被惊梦?反正庄公就不被母亲所喜欢。不喜欢到什么程度?
拿掉本该属于他的王位!
王位被夺那就会有性命之忧。前车之鉴就是周平王。而庄公母亲确实想让自己的大儿子去死。
庄公母亲确实是这样身体力行,从劝自己老公废掉庄公名位开始,之后一哭二闹向庄公要地要人,然后就是和小儿子密谋要杀掉庄公。
没想到庄公是个扮猪吃老虎的主,庄公这个弟弟是有枪有炮有内应。一步步上了庄公的套,最后兵败被杀。

庄公平叛后,清理自己的母亲。
遂寘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遂为母子如初。
作为护送平王安全到洛邑的国家之一,郑国国君在东周王朝里受到很高的礼遇。毕竟他们的血缘关系最近。
资料记载周宣王有三个儿子,其中一个是周幽王、一个是郑桓公。郑桓公和周幽王不单是兄弟,还是政治上的盟友,两人都死在镐京。算下来周平王和郑桓公的儿子郑武公是堂兄弟,而郑庄公和周平王的儿子周桓王也是三代里面的堂兄弟。
可就是这样亲的血缘关系,周桓王和郑庄公还打起来了。郑庄公成为杀伤周王第一人!
事情是这样的。在周平王中后期,郑庄公即位。不知什么原因郑国侵占了东周的土地,而郑国对这件事情没有做出解释,这梁子就结下了。等到周桓王即位,郑庄公迟迟没有去朝见周王,这又一次结下了梁子。
周桓王也是个有脾气的人,在多次交涉后郑庄公终于朝见周王,此时的桓王对郑庄公的行为没有礼遇。
双方矛盾加深,最终兵戎相见。“庄公不朝周,周桓王率陈、蔡、虢、卫伐郑。庄公与祭仲、高渠弥发兵自救,王师大败。祝聸射中王臂。祝聸请从之,郑伯止之,曰:“犯长且难之,况敢陵天子乎?”乃止。夜令祭仲问王疾。”
东周的天子不想着收复镐京,尽在这种小事上面下手,难怪最后会越来越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