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第一权臣:郑国大夫祭仲,经五君立四君却善终
这里介绍春秋最出名的权臣,他称第二,别人不敢称第一,那就是郑国大夫祭(音zhai)仲,当前知道的人不多,在春秋初期却声名显赫,权倾朝野,郑国不大,在春秋大国中吊车尾,然而大夫祭仲牛就牛在,从政半个多世纪,先后辅佐郑国五位国君,直接立四个国君,说立就立,说废就废,连当时国君也得礼让三分,称之为春秋第一权臣一点不为过,最后却善终,令人称奇,说明一下,祭仲这个“祭”字绝大部分人会读错,读zhai不读ji,郑州有个地名叫祭(音zha)城,原祭城镇,现祭城办事处,与祭姓相关,只是读音读转了。
一、初露峥嵘
下面就介绍下牛人祭仲,
姓名:祭( 音zhài)仲,又名祭足
性别:男
职务:郑国大夫
生卒年:出生不详,卒于公元前682年
大事记:辅佐五个国君,立四个国君
郑国经开国三公(郑桓公、郑武公、郑庄公)奋发图强,特别是在郑庄公姬寤生任上,郑国率先崛起,成为春秋三小霸之首,祭仲当时在郑庄公手下任大夫,然而辉煌总是短暂的,郑国在郑庄公死后陷入内乱,迅速衰落,就如天上的流星一样,一闪而过,根源就在于郑国公子之乱。
郑庄公有十多位儿子,其中四位:忽,突,亹、婴,这四个人都当了国君,并且都是祭仲所立。
郑庄公元年,封弟弟共叔段于京城时,祭仲就提出明确反对意见,后郑庄公与弟弟段发生战争,《左传》开篇六个字即郑伯克段于鄢,讲述的就是这个故事。
郑庄公割周天子的庄稼时,就是祭仲带的兵。郑庄公每次打仗,祭仲总是作为主力,随郑庄公左右。
齐国齐僖公向郑国太子姬忽提亲时,太子忽拒绝,称齐大非偶,齐大非偶成语来自于此。
祭仲劝太子忽:“国君有很多宠爱的姬妾,太子没有大国的援助将不得继立,三位公子都有可能作国君(三公子即太子忽、公子突、公子亹)。”历史准确地验证了这一点,可惜太子忽没有听从。如果姬忽能够预知以后的局势,估计立马就答应了,
祭仲在郑庄公手下任大夫,可称得上左膀右臂,得力助手,为郑国崛起立下汗马功劳,这时期祭仲在郑庄公手下可以称之为能臣。
二、两立国君
郑庄公四十三年(前701年)夏天,郑庄公去世,祭仲拥立公子忽即位,是为郑昭公。
宋庄公得知祭仲拥立郑昭公后,就派人引诱祭仲来到后抓起来,威胁说:“如果不拥立公子突,就杀死你。”同时抓住公子突,借以索取财物,公子突的母亲是宋国雍氏之女,公子突有二分之一的宋国血统,自然与宋国更容易建立亲密关系。
祭仲被迫答应宋国的要求,并与宋国订立盟约,让公子突回国即位。九月十三日,郑昭公听到祭仲因宋国的缘故要立其弟公子突,于是出逃到卫国。九月二十五日,公子突回到郑国即位,是为郑厉公。
可见祭仲在郑国权力之大,立国君,废国君只是一念之间。
郑厉公因祭仲专擅国家大权,想除掉他。郑厉公四年(697年),和祭仲的女婿雍纠密谋好,准备在郊外宴请祭仲,然后趁机杀死祭仲。
雍纠回家把这件事告诉了自己的妻子,也就是祭仲的女儿雍姬。女儿不知道怎么办,一个是父亲,一个是丈夫。就回家问她的妈妈。
真是一个笨丈夫和傻女儿,天生一对。雍纠真笨,杀岳父,告诉老婆不是找死吗?雍纠的老婆也是,万事不决回家问妈,肯定选让女婿死而不是老公死。呵呵!
雍姬说:“父亲与丈夫哪一个更亲近?”母亲说:“任何男子,都可能成为一个女人的丈夫,父亲却只有一个,怎么能够相比呢?”,这就是“人尽可夫”的来源,是祭仲老婆的名言,多有哲理的话,但现在形容生活不检点的女子,一下把这个成语品位拉低了。
于是雍姬就告诉父亲祭仲说:“雍氏不在他家里而在郊外宴请您,我怀疑此事,所以告诉您。”祭仲于是杀死雍纠,陈尸示众。
郑厉公拿祭仲没办法,于是装载雍纠的尸体逃离郑国,说:“大事和妇女商量,死得活该。”
凡大事不能和老婆商量,特别是对娘家不利的事,雍纠的下场说明一切。
祭仲于是又迎回郑昭公,六月二十二日,郑昭公回到郑国重新即位。
祭仲又立郑昭公,啥事都没有,依照我们的脾气,早一刀把祭仲砍了,但是祭仲官照当,饭照吃、酒照喝,可见祭仲的权势之大,气焰滔天,拥废轻而易举,先立哥哥后立弟,弟欲废仲又立哥,两任国君任拿捏,官照当来酒照喝。
三、又两立国君
郑昭公姬忽当太子时,憎恨卿士高渠弥,曾向郑庄公建议不让高渠弥担任卿,郑庄公没有听。
郑昭公即位后,高渠弥一直担心郑昭公会杀害自己。郑昭公二年(前695年)十月二十二日,高渠弥陪同郑昭公外出打猎时,趁机在野外射杀郑昭公。
又一个权臣,郑昭公估计都要哭了,爹呀,你给我留的什么班底呀?看到这里,我理解了为什么开国皇帝要大杀功臣,开国皇帝会镇住,二世祖可镇不住,郑庄公估计也没想到,他在世时征战四方的大将都成为郑国的罪人。
国君不好当的,有能力你会降得住,没能力小命立马玩完,春秋时的多少国君吃了这个亏。
郑昭公死后,祭仲与高渠弥不敢迎接郑厉公复位,而是改立郑昭公之弟公子亹为君,因没有谥号,史称郑子亹。
子亹元年(前694)七月,齐襄公在首止会合诸侯,祭仲知道齐襄公不怀好意,请求子亹不要去,子亹说:“齐国强大,厉公又住在栎,假使我不去,齐就会率领诸侯攻打我,并让厉公回到国都。我不如前往,去了为什么一定受辱呢,而且,又为何一定落到象你所设想的那步田地呢!”郑子亹不听劝阻,和高渠弥一起赴会,子亹被齐襄公设下伏兵杀死,高渠弥逃回了郑国(左传记载高渠弥被车裂),祭仲又立子亹的弟弟公子婴为国君,是称郑子婴。祭仲知道危险劝阻国君,国君没有听,但祭仲自己“称疾不行”,可见其眼界不一般。
郑子十二年(前682),郑国祭仲去世,一代权臣落下帷幕。但令祭仲想不到的是,两年后,被自己驱逐一直流落在外的郑厉公重新复位,并因勤王有功,周惠王将虎牢以东土地赐给郑国,郑国由此复兴。
四、一代权臣
祭仲作为郑国权臣,辅佐郑庄公东征西战,四处讨伐,立下了赫赫战功,郑国在诸多强国中能率先称霸,祭仲立下了汗马功劳,自己也得到了应有地位,从其四立国君可看出说一不二,权倾朝野,无人可比。
郑庄公去世后,祭仲作为郑国权臣,应辅佐新君发奋图强,可在利益面前,贪生怕死,凭其实力,完全可以权变,而不是废立国君如走马灯一样,国君薨时立郑昭公,被宋国逼迫时立郑厉公,郑厉公被其驱逐又立郑昭公,郑昭公被大臣杀害,祭仲没有为国君报仇,而是和逆臣合作迎立新君。从拥立郑厉公这一刻起,祭仲就完成了权臣的蜕变,让自己利益最大化是权臣的最终目的。
子亹死后又立郑子婴,反反复复,一手造成郑国内乱,虽然祭仲不是国君,但郑国迅速衰败其负有责任。
祭仲深受郑庄公的信任,成为郑国重臣。从政半个多世纪,辅五君立四君,成为可以随意废立国君的权臣,在郑国政局中举足轻重,是国家事实上的顶梁柱。在其死后,齐桓公的大臣认为“祭仲已死,郑国无人”,从总体上来讲,祭仲能力超群,权倾朝野,五朝元老,权谋非凡,功过还是任人评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