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逆篡位,却成就一代霸王伟业,吴王阖闾戎马一生最终马革裹尸
春秋时期的吴国,因为地处偏僻,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都被中原各国视为蛮夷。直到吴王寿梦与晋国联合抗楚,才终于迎来了改变国运的转机。但真正使楚国走向最巅峰的还要数,寿梦的孙子吴王阖闾。那吴王阖闾都做了些什么呢?

吴王阖闾
吴王阖闾,名光,是吴王寿梦长子诸樊的儿子。寿梦一生有四个儿子,他觉得自己的小儿子季扎最适合继承自己的王位。但怎奈季扎屡次拒绝,不肯继位。于是寿梦在临死之前留有遗诏,王位必须兄传弟。
季扎的三位兄长都依言而行,可等到老三死的时候季扎仍不肯继位。于是老三的儿子吴王僚就继承了王位。可在公子光的心中,一直认为王位应该是季扎的。
季扎不肯继位,那自己的父亲继位在先,那这王位也应该是自己的,怎么也轮不到吴王僚。于是公子光暗中招贤纳士,准备夺回王位。但此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于是公子光只能暗中蛰伏。

公子光
吴王僚继位不久,就派公子光攻打楚国。可惜公子光首战失利,还把先王的战船丢失了。公子光霸业未成,不甘心因此获罪,只能冒死偷袭敌营,把战船抢了回来。
后来公子光收编了楚国叛将伍子胥,并对伍子胥礼遇有加。有了伍子胥的帮助,公子光再伐楚国的时候,轻易地就获得了胜利。并顺势继续北上,击败了陈国和蔡国。
第二年,吴楚边境的采桑女因为挣采桑叶,引发了边境上两国混战。吴王僚大怒,于是派公子光再征楚国。公子光连夺两城大胜而归。此时伍子胥向吴王僚进谏,派公子光趁势再攻楚国,则楚国可破。

公子光与伍子胥
但公子光并不想只当一个打工仔,于是跟吴王僚说,伍子胥这是有私怨,楚国并不是那么好打的。吴王僚就没有听从伍子胥的意见。伍子胥知道公子光有野心,而吴王僚又不是一个能成大事的人。于是伍子胥就向公子光推荐了勇士专诸。
得到专诸的公子光大喜过望,而伍子胥则是跑到乡下务农,静观朝中局势变化。吴王僚十二年,楚平王驾崩,吴王僚趁势攻楚大胜而归。但他不知道的是,公子光已经在他不在的期间准备好了一切,就等他这个主角登场了。
吴王僚回国之后,大摆宴席。就在上菜的时候,专诸将鱼肠剑藏到鱼腹之中。等专诸走到吴王僚的身边时,突然暴起,抽出鱼肠剑,将吴王僚刺死。公子光因此得到机会,登上了王位,称为吴王阖闾。

专诸刺王僚
上位之后的吴王阖闾,听取民生,广纳贤才,对国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尤其是伍子胥,不仅提出了许多振兴吴国的良策,还向吴王推荐了兵圣孙武。吴王阖闾亲自召见了孙武,并与他纵论天下大势。孙武献出了自己所著的兵法十三篇,阖闾看后惊为天人,于是拜孙武为将。
经过阖闾数年的努力,吴国更加强盛,百姓丰衣足食。阖闾觉得时机已到,于是兴兵伐楚,并一举消灭了楚国的附属国徐国。由于连年征战,楚国的国力日渐下降,面对咄咄逼人的吴国,楚国也只能忍气吞声。
之后数年吴国连续进攻楚国本土,占领了楚国大片土地。吴王阖闾九年,吴国联合唐国、蔡国进攻楚国,并在汉水河畔大败楚军。吴国乘胜追击,五战五胜,一举占领了楚国的都城,创造了春秋时期小国攻占大国都城的神话。

吴王阖闾
但好景不长,听说吴国全力攻楚的消息,越王想要趁机占便宜,于是举兵攻吴。而另一边,逃跑的楚王也跑到秦国去搬救兵,准备对吴国展开反击。而阖闾的弟弟也心生异心,从前线跑回了吴国自立为王。
在内忧外患之下,吴王阖闾秉承着攘外必先安内的想法,先行撤军回国,将自己的弟弟狠揍了一顿。然后在第二年,又派自己的儿子夫差再攻楚国,并迫使楚国迁都。自此之后吴国之名威震天下。
吴王阖闾十九年,在“槜李之战”中,吴军被越军击败。吴王阖闾在与敌军交战时,被敌将斩落脚趾,最终因为伤势过重,不治身亡。吴王阖闾堪称乱世枭雄,最后竟落得如此下场,不禁让人扼腕叹息。如果他能再多活几年,或许吴国最终也不会被越国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