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一生才华横溢名满天下,仕途不顺颠沛流离,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时间:2025-04-24 12:44:13
一、乐观豁达,胸怀天下,忧国忧民的文人骚客
苏轼的一生,文学才华横纵,年少成名,名满天下,步入中年遇仕途不顺,风雨飘摇,颠沛流离,他却能满腔豪情,乐观笑傲人生,面对困境,依然能保持如此豁达心胸,实属难得。
苏轼作为文人,书生意气十足,保持忠君报国、报效朝廷的纯真思想。无论是横遭贬谪,还是自请外放,都没有让他忘记初心,依然心怀天下;他从不屈服,依旧微笑面对生活,为百姓谋福祉。

二、正直、感性之人
在官场过于耿直,直言新旧两党的弊端,结果得罪了新旧两党,从此无法在朝堂立足,只能外调地方任职。对官场新旧两党、俄你我诈的严重认识不足,过于信任所谓的皇帝,从此开始颠簸的下半生。

三、爱交朋友、适应能力强的洒脱之人
他在黄州开荒种地,筑水坝,建鱼池,自称“东坡居士”。他居住的临皋亭,原本是驿亭,他却甚是满意:“窗帘拉起,于坐榻之上,可望见水上风帆上下,远望则水空相接,一片苍茫。”空闲时,他与农夫、樵夫谈天说地。因满腹学识,待人和善,他结交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开酒馆的潘丙、开药店的郭遘以及诗僧参寥,都与苏轼来往密切。有时,他会乘坐小舟,到樊口的潘丙酒店小酌几杯,与潘丙相谈甚欢;有时,他过江去看同乡好友王齐愈,若逢风狂雨暴,无法过江回家,便在王家住上数日;隔段时日,他会去太守家,大快朵颐,酒足饭饱之余,两人谈古论道。苏轼曾说:“吾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正是有了这些志趣相投的朋友,苏轼才能走出人生低谷,重拾生活的热情,融入当地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