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名人网 手机版
首页 > 人物百科 >

介子推虽美誉满天下,但无法掩饰清誉多,实绩少

时间:2024-10-14 08:11:03

引言:
介子推虽美誉满天下,但无法掩饰清誉多,实绩少。

晋文公流亡十九年后,终于回国重新执掌晋国大权。按照旧例,他自然会对那些曾追随自己流亡的臣子加以重赏。然而,当年一同流亡的那些忠心耿耿的随从中,却惟独遗漏了介子推这个人。为何如此?介子推究竟做了什么,又或是没有做什么,以致于获得如此"怪异"的待遇?莫非他的贡献微薄,实绩平平?又或是别有隐情?让我们一探究竟。

一. 从亡之路,介子推割股救命

天啊,那可真是一段艰难的日子!晋献公被妃嫔骊姬迷惑,致使太子申生含冤自尽;晋公子重耳、晋公子夷吾等人更是被迫远走他乡,流落在外。细数起来,他们这些晋国流亡贵族一行人已整整流离十九年。

正当人生到了最低谷的时候,命运总是让他们遭受更多磨难考验。公元前661年,在漂泊无定的旅途中,晋公子重耳一行人辗转来到曹国。由于路费用尽,晋公子重耳等人不得不向曹共公讨要些口粮度日。谁知曹共公不但没有给予协助,反而加之怠慢轻视,这令众人怒火中烧。于是,晋公子重耳只得带领着一干随从离开曹国,前往下一个目的地。

可是,谁也没有料到,离开曹国后不久,晋公子重耳这支羸弱不堪的队伍就遭遇了更大的打击--侍从里凫须竟然在暗中偷走了重耳的全部家当钱财,自己逃之夭夭。一下子,晋公子重耀和随从们彻底一穷二白,身无分文了!在艰苦的逃亡生活中,他们连最基本的衣食都无法满足,活着的希望渺茫无比。

危难时刻,弥足珍贵的是那份同甘共苦的友谊。就在晋公子重耳和众随从绝望的时候,一位忠心耿耿的随从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行动拯救了重耀的生命!

这个人,就是赫赫有名的介子推。面对绝境,介子推没有丝毫犹豫,割下自己的一块肉喂给了晋公子重耳。从今往后,介子推以这份割股奉君的壮举而载入史册,成为后人所景仰的楷模...

二. 赏功标准,不应忽视的历史细节

晋公子重耳流亡十九载,终于在秦国军队的护卫下,平安回到了故国晋国。在即将渡河时,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小插曲发生了。

当时,晋公子重耀的舅舅咎犯假意请辞不跟随重耀入晋,实则是暗示重耀不要忘记旧日那些同甘共苦的臣子。面对这一幕,介子推毫不留情地斥责咎犯,认为他是在邀功请赏,简直可耻。介子推宁可孤高清苦,也不愿与这些人同流合污。

当晋文公登基后,果然如介子推所料,立马就封赏了那些曾追随他流亡的臣子。不过,赏赐的标准却并非完全建立在忠心耿耿的基础之上。

首先是狐偃、赵衰、颠颉、魏犨这几位"栋梁之臣",被封邑赐爵,可谓重赏。其次是一干"矢石之难,汗马之劳"的普通从亡者,也均有不同程度的赏赐。

从这个赏赐标准可以看出,晋文公对待从亡之臣,是严格按贡献大小、能力高低来分别对待的。也就是说,单单拥有"从亡"的身份是远远不够的,真正获得重赏的,必须是能够直接辅佐执政、建立功业的栋梁之臣。

介子推虽然曾有割股救命的奇功,但在漫长的十九年从亡生活中,除了最初那一次,再也没有别的过人之处了。要知道,当年能跟随晋公子远走他乡的,可都是权贵之家的贤士名流,介子推顶多也就是区区无名小卒而已。他虽然忠心耿耿,但能力终究有限。所以,即便介子推割股救命的一幕确实英勇无比,在晋文公的眼里,也只能算是"汗马之劳"的小事情,自然不会被重点赏赐。

再者,当年追随晋文公流亡的从亡者,可是达到数十人之多。要公平对待如此庞大的群体,自然要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和界限。如果连区区无名之辈的介子推也要优先重赏,那无疑会引起其他从亡者的极大不满和质疑。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晋文公未及时重赏介子推的做法,也是出于维护整体公平正义的需要。

三. 介子推之死与后世美名

悲剧总是在沉默中酝酿,在无人察觉时悄然来袭。当年介子推割股救命的奇迹,本是一件令晋国上下无比骄傲的佳话,可谁也没有想到,这个曾经的英雄最终却遭遇了如此冷酷无情的对待。

当听闻晋文公不但没有重赏介子推,甚至连见他一面都未曾有过,介子推的一干随从无不义愤填膺。他们决定采取行动,务必要让晋文公意识到这个重大的过错。于是,他们在晋国宫门口竖起了一块牌子,大书"未及子推"四个大字,期望借此提醒晋文公早日纠正这一疏忽。

晋文公见状大惊失色,当即派人四处寻访介子推的下落。终于,有人报告说介子推藏身于绵上山。晋文公立即命人前去相请,但搜遍了绵上山的每一个角落,却始终没有找到介子推的踪影。当晋文公亲自前往绵上山寻访时,才知道介子推早已离世,当面见到的只有他的一具枯骨。

这个消息犹如一记重锤,狠狠地击打在晋国上下人心头。一时间,全城哗然。整个晋国疲于应对当年遭受的困难重重,现在竟然连这样一位英勇的功臣都被无情地遗忘在了角落里,这怎不令人扼腕叹息。

就这样,介子推这个本该备受尊崇的英雄,在离世之后却被曲曲折折地拖延了许久,方才获得终身应得的重赏和尊崇。晋文公不得不为介子推追封爵位,并在绵上山为他修建祠堂,以示永久纪念。

从那之后,历代文人墨客无不钦佩介子推的高风亮节,将其视为忠孝节义的化身。人们为了纪念介子推,还专门订立了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庆祝他曾割股救命的举动。绵上山上的介子推祠堂,更是成为文人骚客赏析咏叹的去处,由此也孕育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如陆游的"推品操行讳论名,缄口方知一味清"等。

从一个不知名的随从,蜕变成久负盛名的节义化身,这就是介子推后世的光环。人们无不称赞他"不言禄"的高尚情操,颂扬他宁可吃草木而不受赏的坚贞不渝。可是,介子推的这种"不功不受祿"的做法,在当时实在算不上什么了不起的事。毕竟按照古代封建社会的常理,在家乡恩遇再大,到了他乡也就等同于无根之浮萍,自然不配受到高官重赏。所以介子推的这种做法,归根结底不过是"逆来顺受"而已,其中既无高尚情操,更谈不上多大气节。

四. 文公赏赐有失公允

回顾晋文公流亡十九年的经历,不难发现他在赏赐从亡臣子时的一些行为,实在有些有失公允。

首先是晋文公对从亡臣子的赏赐标准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问题。他赏赐的重点,显然是那些声望卓著、功勋彪炳的权贵名流,而对于地位卑微、贡献平常的普通随从,则置之不理。这固然可以激励更多人献身于自己的事业,从而凝聚向心力。但同时,也无疑会引起那些被忽视者的不满和反感。

再者,晋文公在赏赐行为中,还存在着一些亲疏有别的私心。比如,当年追随他从亡的臣子中,不乏他的亲戚朋友,而这些人往往就会受到优先重视。可以说,晋文公的赏赐行为中,充斥着浓浓的门阀气息和私心杂念,这是极其不公正的。

其次,晋文公还因为自身的处境困顿,不得不在赏赐时做出种种权宜之计。作为一个刚刚重新掌权的新晋君主,他的根基尚且薄弱,随时可能遭到别的诸侯国家的威胁。所以,为了将更多的资源集中于应对外敌,晋文公在赏赐从亡臣子时不得不勒紧裤腰带,对许多人视而不见。这固然是无奈之举,但终归有违公平正义的原则。

最后,晋文公对待那些从亡臣子的态度,还存在着一些私心杂念。比如介子推这样区区无名小卒,本不应该得到重赏,可是晋文公却将之视为理所当然。这不啻是在鼓吹一种"明哲保身"的价值观,暗示臣子只需盲目忠诚就好,不需要有更高的追求和贡献。这种态度无疑是违背了晋文公自己内心所向往的人生价值和道德操守的。

总的来说,虽然晋文公的确对从亡臣子做出了赏赐,但这种赏赐行为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它或是重视声望而忽视平民百姓,或是徇私舞弊而有失公允,或是受制于客观环境而不得不做出权宜之计。因此,晋文公虽然在表面上看起来很公正,实则私心杂念丛生,难免会引起广泛的不满和争议。

五. 世人过度美化介子推

不可否认,介子推割股救命的故事确实感人肺腑,令人扼腕叹息。然而,世人对他的美化和夸张,却也让人不免产生了一些疑虑。

首先,介子推本就是一个地位卑微、出身寒微的普通人。作为一个默默无闻的晋国布衣,他跟随晋公子重耳流亡十九年,除了那一次割股救命之外,并没有别的过人之处值得大书特书。可是后人却将他无限夸大,视为忠孝节义的化身,不啻是对这个普通人物的极大曲解。

其次,介子推之所以会割股救命,更多的是出于生存的需要,而非什么崇高的精神理念。当时,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任何人都会拼尽全力求生存。介子推的做法,不过是为了延续性命,哪里还有什么了不起的节操情怀可言?

再者,介子推后来之所以会遭到晋文公的冷遇,其实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作为一个区区无名小卒,他不配获得高官显赏,这完全符合古代封建等级森严的社会习俗。可是,后世文人却将之美化成是介子推"不谋私利""不求荣华"的高尚品德,这显然是对事物本来面目的曲解。

更有甚者,后世诗人还专门为了介子推而设立寒食节,庆祝他割股救命的故事。这就更加离谱了!寒食节原本是为了纪念孔子的圣德和伟绩而设立的重大节日,怎么能够被介子推这等小人物所篡夺?由此可见,后人对介子推的美化和崇拜已经到了一种极端和偏执的地步。

总的来说,介子推这个人物的确值得赞赏和纪念,但世人却对他加之无限美化和神化,无疑是对事物本相的扭曲和曲解。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用客观公允的眼光来审视人物和历史事件,而不应过于迷信权威、盲目崇拜,否则很容易陷入理性的泥淖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