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重耳:从流亡公子到春秋霸主,为见功臣放火烧山憾终身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寒食节,每到这一天,人们都要吃冷食,不能生火做饭,曾被誉为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始于春秋时期,史书记载是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而设立的节日。由于介子推是因山火而死,晋文公就下令,在介子推忌日的这一天,人们都要禁火寒食。
介子推是晋文公在异国流亡时,坚定追随他的义士之一,对晋文公有救命之功。然而,晋文公却为了见介子推而烧山,不料把介子推活活烧死。
险遭陷害,流亡异国十九载
晋文公,姓姬名重耳,生于公元前697年,是晋献公与翟国狐姬的儿子。说到重耳父母的婚事,当年还引出一番议论。由于晋献公与狐姬都为姬姓,与“同姓不通婚”的规矩不合。人们都认为同姓夫妻的子嗣容易夭折,但重耳却健康长大,大家都猜测他将来可能会大有作为。
重耳自小谦虚好学,又善于结交贤士,这让晋献公的宠妃骊姬心生忌惮。晋献公有八个儿子,其中以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和夷吾三人最具贤德,名气最大。
骊姬想要改立自己的儿子奚齐为太子,她先是买通男宠跟晋献公建议,把重耳、夷吾派到晋国的边境驻守,然后污蔑太子申生谋反,逼得他自尽来证明清白。
接着,骊姬又继续在晋献公耳边大吹枕头风,诬陷重耳和夷吾是太子谋反的同党。晋献公大怒,立即派兵去捉拿两位公子。重耳和夷吾得到消息后非常震惊,分头逃跑。
重耳逃到了母亲的故国翟国,在陕西耀县富平一带,而夷吾逃到了梁国,位于现在陕西韩城地区。好在重耳的贤才好友比较多,在他出逃的时候,有十几名仁义之士追随他,介子推就是其中的一个。
重耳一行逃亡到翟国之后,得到了翟国的照拂,让他们在这里休养生息,安然度过了十二年。在此期间,晋国局势一直动荡。
骊姬和妹妹少姬的儿子先后被杀,晋国大臣拥护公子夷吾回国继任,史称晋惠公。然而,晋惠公却背信弃义,杀掉了当时拥立他的大臣,还要继续派兵去追杀重耳,以铲除重耳回国夺权的隐患。
就这样,重耳及随行的义士们又踏上了逃亡的旅途。一国公子,先后遭父君和兄弟追杀,四处奔命,狼狈不堪。他们先后到过卫国、齐国、曹国、宋国等八个诸侯国,但很少有国家能切实帮到他们,有时还会被一些小国无礼对待。虽然重耳已经这么落魄了,但义士们都还愿意追随他。
也许是由于重耳的贤德让他们信服,又或许是他们都有共同的志向,甘愿为他出生入死。开创晋国大业的理想,让他们一起熬过十九年漫长的流亡岁月。
走投无路,割股奉君渡难关
离开翟国之前,重耳召集义士们商量去什么地方。重耳认为,想要回归晋国,还得需要大国相助,自管仲去世以后,齐桓公身边大多是只会进献谗言的人,正好需要贤臣辅佐,齐国是目前最优的选择。
大家一拍即合,就往齐国的方向出发。理想是美好的,但现实却磨难重重。重耳一行途经卫国的时候,卫文公不仅没有以礼相待,还言语中奚落这位落魄公子。
眼看得不到卫国的收留和资助,重耳他们只好离开。万没想到,他们的口粮竟然在路上被仆人偷走了。这下更难办了,本来就不受待见,粮食又没了,怕是还没到齐国就要饿死在路上。
随后,他们来到了五鹿,在现在的河北大名县东部。重耳实在是饥渴难耐,只能放下身段向沿途的农夫讨要饭食。农夫们不仅拒绝了他的请求,还随手抓起地上的一把泥土捉弄他:“想吃饭,就把这泥土拿去吃吧。”
重耳脾气一下就上来了,随行的几位义士纷纷劝他,说农夫给他泥土,就意味着他们愿意把土地交给他,这不就等于卫国也会归属晋国了吗?重耳一听,自己的壮志未酬,前途未卜,还是养精蓄锐为先,确实不是置气的时候。
他不再去理会农夫的羞辱,继续赶路。逃亡之路本来就辗转凶险,再加上饥饿,重耳的身体越来越差,还感染了风寒。他的病情来势汹汹,几位义士愁得不行,这荒郊野岭没有药铺,也找不到吃的,这可怎么办?
这时,介子推想到了办法。他一个人偷偷躲到一个偏僻的地方,忍着剧痛把自己腿上的肉生生割了下来。介子推一瘸一拐地走回来,谎称自己找到了肉,让大家赶快生火煮汤。
他把肉和野菜煮成羹汤,小心地端给重耳。重耳一闻到肉汤的香味,连忙端起汤碗一口喝完。后来,当他得知这汤竟是用介子推的肉煮成的,不由得感激涕零。他发誓,自己若能当上国君,必定好好报答。介子推笑道:“公子只需做个明君,好好对待百姓就够了,我无需报答。”
或许是介子推的忠诚和无私激励了自己,重耳的身体很快就恢复了,最终顺利到达了齐国。齐桓公对重耳很好,不仅以厚礼相待,还把同族的一位女子嫁给了他,让他们安心在齐国生活。
再难再苦他不言放弃,只要一想到晋国还未复兴,想到自己身上的责任,任何困难都无法绊住他的脚步。
为见功臣,放火烧山憾终身
重耳在齐国这一住差不多五年,齐桓公病故后,齐国内部也变得不太平。几位义士看齐国也不能久留,建议重耳尽快离开。于是,他们又重新出发,途经曹国、宋国、郑国后,到达了楚国。
楚成王以诸侯之礼接待了重耳。宴席上,楚成王问重耳若当上了国君,要用什么来答谢自己呢。重耳说道:“以后若是与楚国兵戈相见,我将为您退避三舍。”楚成王笑道:“公子品性高尚,随行之人又都是贤才,这是上天的安排,你们一定能成功。”
随后,楚成王建议重耳去一趟秦国,一来秦国与晋国交界,赶路方便些,二来秦穆公是个明君,他可能会帮助重耳。
公元前637年秋天,晋惠公突然去世,晋怀公继位。晋怀公原本是晋国在秦国为质的太子,但他私自跑回晋国继位,让秦穆公非常生气。秦穆公听闻重耳身在楚国,便差人直接把他们接到都城。
秦穆公见到重耳非常高兴,把自己的女儿怀嬴和四名秦女许配给了他。第二年春天,在秦军的护送下,重耳回到了晋国,结束了十九年的流亡生涯。晋国上下期待重耳已久,他很快就到了曲沃。
在晋国的朝堂之上,重耳接受臣子们的朝拜,史称晋文公。随后,晋文公派人追击并杀死了潜逃的晋怀公,进一步稳固了政权。
晋文公即位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比如减征赋税、减轻刑罚、推举贤良、改革军事等,让人们安居乐业,国力日益强盛。
他也履行承诺,封赏了当年追随其流亡的功臣。可是,在他封赏的臣子之中,唯独不见介子推的名字。
原来,重耳在晋文公回到曲沃后,就选择了归隐山野,不再理会朝政之事。晋文公觉得自己愧对介子推,于是派人去绵山寻找介子推的踪迹,但都无果。
重耳见人心切,听从他人建议三面烧山,逼介子推出现。可谁知介子推宁愿一死,也不愿违背自己不受赏赐的承诺。
见到介子推烧焦的遗体,晋文公失声痛哭,并下令设寒食节,以告慰介子推的忠魂。介子推临死前留下一首诗,让晋文公十分感慨。“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原来介子推直到最后一刻,都还在惦念晋文公一定要勤政清廉,不负晋国上下的期待。
即位后的短短五年内,晋文公施展抱负,励精图治,让晋国迅速强大起来。他先伐曹攻卫,后与楚国会于卫国,在现在的山东鄄城西南准备开战,史称城濮之战。
晋文公信守承诺,主动退让九十里避开敌军锋芒,可楚将子玉带兵冒进,被晋军左右夹击而溃败。这一战,奠定了晋文公称霸中原的地位。同年冬天,晋文公以周天子之命与诸侯国在践土会盟,就在河南原阳,成为了春秋霸主。
公元前630年,晋、秦两国本想合力灭掉郑国,但因郑国烛之武凭借卓越的口才动摇了秦穆公的决心,于是秦国撤军,而晋文公不愿违背秦穆公对其恩义,于是也一起撤军了。
两年后,在公元前628年,晋文公去世。孔子曾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意思是君子治国要以德为先,才能让人民信服。
晋文公施行仁政,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封赏有功之臣,表彰他们的功勋。后来又为楚成王退避三舍,为秦穆公不灭郑国,始终信守承诺,不被利欲熏心,是一位德才兼备、勤政务实的君主。
人生在世,唯有秉守做人做事的根本,以德修身、常怀感恩,才能把握人生航向,走好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