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春秋》开篇写郑庄公,寤生克于段?
《春秋》首六字。元年春王正月,“郑伯克段于鄢”。
为什么大家称呼这一时期为春秋:
春秋时期 即春秋 (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 。 中国历史阶段之一。关于这一时期的起讫,一般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53年三家灭晋。另外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中国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曾经编了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名叫《春秋》,而这部史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构成一个历史阶段的春秋时代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这一历史阶段称为春秋时期,基本上是东周的前半期。
先给大家说说春秋的来源和大概内容:(便于大家看下去)
儒家五经之一,相传为孔子根据鲁国史书整理编订而成,记载了从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共242年的历史,对于研究先秦历史及儒家思想都有重要意义。该书文字简练,用词简句、字字真编,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那么春秋都记载了哪些历史事件,点评了哪些历史人物?又体现了哪些历史智慧?
春秋是五经之一,儒家的5种经典,我们这个四书五经系列,包括四书,包括五经,五经,包括春秋经春秋是历史书,春秋春夏秋冬它表示年表示时间,是历史书,这本书是孔子整理的编定的鲁国的编年史(编年史兼历史散文集),他本来是鲁国的官府的档案,孔子参加了整理,这个我认为是确实的。孔子整理了春秋,孔子说过这样的话,将来人们认为我有功劳,就是因为我我写春秋,将来人们认为我有罪恶,那也是因为我写春秋春秋是历史书,它里头有褒有贬,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前车之福,后车之鉴。
就是说历史能给我们经验教训,我们用正确的态度方法去读历史,对我们现在就有教育意义,我们可以吸取经验教训,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每个人从那个历史里边可以照见自己,这就是历史的作用,也是《春秋经》的作用。《春秋》是经是儒家的经,是孔子编定的,他的文字很少,就是一年里头几月份有一件什么事儿,像是提纲似的,或者像我们写日记一个纲要,怕忘了。比如说夏天,5月份什么事儿,就这样很简单几个字。那么春秋经我们现在去读不会有什么兴趣,因为它只是一个历史的纲要提纲、标题,他这个故事的展开是靠转,转就是解释经的。
秋有三传,春秋三传:《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是讲事实的,把这些历史事实展开,春秋经里边有一个标题,那么左传把它展开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历史是由人人的行为人的活动来构成的。那我们讲《春秋》就要讲人,就要讲历史事实,讲故事。但我们不是讲那个历史上的某一个老百姓,因为这个历史他是人民创造的,但是历史记载它主要是记载那些英雄人物,杰出人物、领袖人物,所以我们会一个一个的把这个古代的这个历史故事归到一些著名的人物身上,从那些国君王侯著名的人物来讲起。所以必须写王侯将相的故事。
譬如我们要讲到春秋,就要讲到春秋五霸,就是5个最著名的称霸天下的诸侯春秋五霸,是5个最著名的霸,一般是大国大诸侯国,也有中小国家,中小国家也曾经称霸,所以也有小霸王那春秋开始的时候,第一个把是一个小霸,是一个小国的诸侯,就是相当于现在的河南省郑州市附近叫郑国。郑庄公那就是春秋小霸,郑庄公他是一个小国,他最早最开始的时候当了霸主,我来讲这个春秋小霸郑庄公,它是春秋五霸的这个前身,春秋开头讲鲁隐公元年的时候,就是公元前722年夏天五月。
原文说下5月郑伯克段于焉这个偃这个地名就是现在的河南的延陵县,郑国是春秋的一个国名,它的地点在现在的这个河南省,郑州市有个郊区的县叫新郑,现在可能叫区了,不是县了,比如北京的通县,那后来就改成通州区,那是一个小地方,河南郑州市的一个郊区新郑这么一个地方,这就是当时一个小诸侯国(爵位:公侯伯子男),郑国这个诸侯这个级别是伯,那是第三等级了。郑伯那他进一步可以当候,进一步当王,那是以后的事了。
这是他的级别,然后他通常叫他郑庄公,他是伯爵,郑伯克段于焉,这是这个春秋经历记载了这么一件事,这有6个字构成郑伯就是这个人,郑庄公他是伯爵,克是战胜的意思,就是现在我们说克服就是战胜了段,段是他兄弟,他弟弟叛乱,在鄢陵这个地方叛乱,郑伯把他镇压下去了,把它战胜了。段就是郑庄公的弟弟,鄢是个地名,这是我解释这个,《春秋经》这么几个字,那下面我就要讲这个左传里边对这件事怎么发挥的,他把它发挥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郑伯克段于焉这个历史故事。大家都知道一本书清代人编的叫《古文观止》,这个古文观止第一篇文章就是这个文章,所以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有一定文化素养的中国人,我们不能不知道这件事。我现在就讲《左转》解释这个春秋经的这个历史故事,也是古文观止的第一篇文章。
一般来说,人们的阅读习惯,都是想打破砂锅问到底,《春秋》写作的技巧其实也是有个对人性的把握。开头,建立期待-制造矛盾点,亮点-吸引观众。即有人会问:郑庄公后来怎么样了?于是人们就会翻遍史书,所以《春秋》把不重要的东西,写出来,引起你的兴趣。让你去查。后面的才是他想说的故事。
先介绍寤生(郑庄公)背景,寤生出生出来脚,后出来头,难产出来的,让母亲受尽折磨。所以开始母亲就不喜欢大儿子,起名起了一个不是很好含义的名字,叫寤生,寤(忤逆的意思),后来又生了小儿子段,段出生很顺利,母亲武姜(郑武公王后)特别偏爱小儿子 段。当时还没有礼崩乐坏,比较注重周礼,周礼是嫡长子继承制度,哪怕母亲再怎么偏爱小儿子,吹枕头风。郑武公都比较深明大义,着重培养大儿子寤生,最后死后,还是把封国继承权给了寤生。
郑庄公即位之后段也一直在作妖,郑庄公,一直忍让,使用捧杀法。原文是这样记载的:
及庄公即位, 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左传·隐公元年》
这是郑庄公第一次以国君的身份同胞弟叔段进行博弈。不,准确地说,应该是同母亲武姜进行博弈,因为此时的叔段还只是一个10岁的孩子。
根据当时的政策,郑武公死后,大的爵位由嫡长子继承,小宗则有权力获得封地。郑武公去世,郑庄公继位了,他的胞弟叔 段 理应获封。但封城到底选在哪里,这里头可有一篇大文章。
如果说国都新郑是郑国的心脏,那么制邑就是郑国的咽喉。制邑之所以重要,因为这里是连结黄河中下游平原与东周王畿的重要通道。必须据有制邑,这个地方就是三英战吕布,里面的虎牢关,郑庄公才能维持对周王室的影响力,才能将先父郑武公“独秉周政”的局面延续下去。
郑国又是一个有着重商传统的国家,更兼地处天下之中,商业极其繁荣。郑国与成周洛邑乃至秦、晋的经济往来非常频密,而制邑恰恰处在郑国商路的重要关节点上。为了自己的钱袋子不瘪,郑庄公也不能割让制邑。
最后郑庄公以这个地方不吉利,委婉的拒绝了母亲,最后母亲又让郑庄公把京城分给段,这一次没有拒绝母亲,大臣,一致反对将京城作为段的封地。按照郑国祖上规矩,城墙超过三百丈的城池不能分封给任何人,可京城的城墙已然超过了三百丈,把京城封给段有违祖制,就好像一个国家有了两个主人,后患无穷。
于是一屋子的大臣群情激愤,有的人甚至甚至都拔出剑来,嚷嚷着要先下手为强,把段给杀了。臣子们全都义愤填膺,“受害人”郑庄公却始终不动声色,当他看着大家吵完闹完之后,只不紧不慢地说了一句流传千古的话:“多行不义必自毙”。
虽说京城给了叔段,但是郑庄公实际兵权却牢牢掌握自己手中,他弟弟叔段在很弱时他也不制止住他的野心,而任由叔段野心一步一步长大,而郑庄公又一切尽在掌握中,最后一步步设计杀了叔段。(这一段我们后面再说)这已经违背了仁义礼智信,兄友弟恭的基本道德了,东周从而开启了礼崩乐坏的序幕。
那后面讲了啥?后面郑庄公侵入周朝的土地,并偷割了周朝的麦子。周桓王愤怒郑庄公占了禾,于是在朝堂上不给郑庄公好脸色。罢免了郑庄公,卿职位,(相当于丞相,)郑庄公感觉没意思,干脆不朝见周天子了。周桓王见郑庄公不来朝见,于是率诸侯攻打郑国。但郑庄公早做好了准备,将王师打败了。庄公的大将祝瞻还一箭射中了周桓王的肩。
其实庄公是郑国承上启下的巅峰人物,也绕不过去,春秋笔法就是为尊者讳,其实作者早就想对周天子开骂了,天下乱的根源就是上德不德+妇人之仁+兄弟阋于墙。烽火戏诸侯就是上德不德、平王弑父更是上德不德,武姜(郑武公王后)溺爱段就是妇人之仁,王室二王相争是兄弟阋于墙、庄公克段是兄弟阋于墙、三子共王更是兄弟阋于墙,王室王室衰微和郑国小覇而衰亡都是一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