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名人网 手机版
首页 > 人物百科 >

城濮之战:晋文公如何以一己之力拯救华夏文明?

时间:2025-01-06 08:05:31

城濮之战可谓是挽救了东周王朝、中原诸侯乃至整个华夏文明的命运。在齐桓公称霸之前,南蛮、北狄交相侵扰,中原文明命悬一线。齐桓公适时采取了尊王攘夷的策略,这才扭转乾坤。然而,齐桓公死后,中原的诸侯群龙无首,南蛮、北狄的侵扰愈演愈烈,以至于鲁、郑、卫、曹、陈、蔡等诸侯相继沦为了楚国的附庸。狄人南侵,更是导致周天子蒙尘。

在这危急关头,晋文公在一群盟友的逼迫之下,挺身而出,解救了东周王朝与中原。仅从这一点来说,晋文公的功绩就超过了前任霸主齐桓公。周天子给予他那么崇高的礼遇,都是理所应当的。这一仗打得很不容易,特别是促成此战需要各种机缘巧合,斗智斗勇,结果令人欣喜。所以有必要通过一次会盟来巩固胜利的果实,构建新的诸侯体系。

那么,这一次会盟就举办于郑国的践土(今天的河南原阳),所以被称为践土之盟。通常来讲,大范围的诸侯会盟,无非就是一个诸侯出头,其他诸侯拜码头,践土之盟也不例外。套路还是那个套路,但玩法可以推陈出新。相比于以往的若干次会盟,特别是和齐桓公时期的鄄之盟(齐桓公初称霸)以及葵丘之盟(齐桓公巩固霸业)相比,践土之盟至少在三个方面开创了先例。

首先,参会诸侯的范围史无前例。齐桓公称霸时,核心是齐、鲁、宋、卫、郑五国,外加一群小诸侯,晋、秦、楚等大国并不买账。如今晋文公称霸,当年齐桓公的五大盟友一个都不缺,秦国也派人来捧场,再加上晋国自己,除了被排除在外的楚国,有影响力的诸侯悉数到场。

“尽信书不如无书”要从客观角度看待历史问题

第二,周天子首次应邀赴会。也就是说,周天子是被晋文公叫到会场来开会的。这在尊王攘夷的大环境当中,绝对属于“蛮横非礼”的行为。后来孔子编纂《春秋》时,觉得这出戏实在有点儿太过火了,称之为“以臣召君,不可以训”。但是事情已经发生,掐掉不写也不妥,于是孔子就搞了一个变通,即所谓“春秋笔法”。他说周天子当时正在附近游猎,天子狩于河阳,顺便跟诸侯们见了个面。这好比宋人将徽、钦二帝被俘称作“北狩”一样,都是玩儿文字游戏糊弄后人。

第三,周天子不仅策命晋文公为诸侯之长,即侯伯,还给予了丰厚的赏赐,包括服饰、弓箭,还有虎贲三百等。更重要的是,周天子还首次赋予晋文公“敬服王命,以绥四国,纠逖王慝”的重大使命。“敬服王命”就是尊王攘夷,这是诸侯的本分;“以绥四国”彰显了侯伯的地位,更是职责所系。这两点都没问题,关键来看最后这一点——“纠逖王慝”。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惩治王室的奸邪之徒。换句话说,就是维护宗法制在王室的权威。晋文公能够得到如此重托,根本原因在于周襄王痛定思痛,认为在当前形势之下,天子已经很难自行纠偏了。另外,晋国好歹也是同姓诸侯,又有“辅弼王室”的优良传统,是值得王室信赖的。所以,这一项血缘上的先天优势,齐、楚、秦、宋等国都望尘莫及。

总之,通过践土之盟,几乎只有象征意义的周天子和用脚投票的诸侯们,共同确认了晋文公在中原的霸主地位。作为继齐桓公之后又一位真正具有资格的霸主,晋文公上任伊始,就立即着手解决了晋楚激烈较量之后遗留的两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