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子推 寒食 禁烟火
一、介子推
介子推,又名介之推、介推,介子绥,中华先贤人物,春秋时期晋国大臣。后人将其与伍子胥、管仲并列,称为“春秋三杰“。与伍、管二人不同,介子推的事迹大多是“演义”而成,却最终名传千古。
介子推的故事最早见于《左传》:“晋侯(晋文公重耳)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遂隐而死。”这个最初版本的故事最后,“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这里主要记述的还是介子推“辞官不言禄“的故事。而且,晋文公明显有追悔之意,且做了些“亡羊补牢”的事情。
只是到了战国时期的《庄子·杂篇·盗跖》:“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文公后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介子推一下子成了“割股奉君”的大忠臣,晋文公成了忘恩负义的小人。介子推的死法都具体了:抱木而燔死,是抱着木头烧死的。与庄子几乎同时代的屈原也在《楚辞·九章·惜往日》描述“介子忠而立枯兮”,显然是同意庄子的说法的。
战国时期的其它一些书籍,如《吕氏春秋》《韩非子》等对介子推的故事也多有补充,到了汉代《说苑》《韩诗外传》,介子推故事细节更加完整生动,譬如,介子推著有“龙蛇诗”,重耳乞食被人戏弄、嘲讽,吃了介子推的肉,允诺将来一定要报答介子推等等。介子推的形象更加高大丰满了,最终定型。
二、寒食节
寒食节是因为纪念介之推而诞生的节日。东汉光武帝时桓谭所著《新论》记载:“太原郡民以隆冬不火食五日,虽有疾病缓急,犹不敢犯, 为介子推之故也。”—这是已知的对寒食节最早的文献记载。当时的寒食节是在冬季,是“五日”。
《后汉书·周举传》:“ 太原一郡,旧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龙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辄一月寒食,莫敢烟爨,老小不堪,岁多死者。 ”周举大约生活在东汉中叶,那时的“寒食节”,在大冬天能够持续一个月,甚至于到了导致老小“岁多死者”的地步,都应该称之为“灾”而不是“节”了。
到了东汉末年,蔡邕《琴操·龙蛇歌》,有“文公哀之,流涕归,令民五月五日,不得举发火”的说法,寒食节“移到”了“五月五日”。
三国时期,曹操颁布《明罚令》,“闻太原上党、西河、雁门冬至后百有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介子推。”——这时的寒食节,已经与现代是同一个时间了。
东晋陆翙《邺中记》记载并州之俗,言“冬至后百五日为介之推断火,冷食三日作乾粥,中国以为寒食”;南北朝时期《荆楚岁时记》"去冬节至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寒食节的时间及饮食风俗与现代民间吃“寒食粥”的习俗基本一致了。
三、禁烟火
古人在寒食节“不火”“绝火”“断火”,归结为“神灵不乐举火,莫敢烟爨”,归结为祭奠介之推“抱木而燔死”。都是民间的不同说法。
民俗学家认为,寒食节的来源,更应该回溯到远古先民的“改火”习俗。远古先民相信火是有生命的,火也会衰老,也会死去。自冬至始,阳气发动,旧火渐死,新火将生。烧得太久的火还会引发疾病,因此,要定期灭旧火,钻燧取新火。火种一熄一灭之间,大家暂时只能吃没有烧熟的“寒食”,这就是“寒食节”的真正由来。
《周礼·司耀》云:“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疾。”就是对“改火说”的记述。《周礼·司烜氏》载:“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则是春季禁火的记录。
介子推、寒食节以及“禁烟火”习俗的古今变化,充分证明了泥古守旧、囿于成见是没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