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叔牙为什么钟情于给管仲当绿叶?管仲有哪些不为人知的能力?
题记
鲍叔牙和管仲是公元前7世纪即春秋时期齐国的两个小伙子,是好到彼此不分你我的朋友。在“管鲍之交”中,鲍叔牙无底线地包容管仲,甚至心甘情愿地给管仲当绿叶。那么,鲍叔牙是如何包容管仲的?管仲到底有哪些特殊的魅力呢?你别急,且听小编细细道来——
鲍叔牙无底线包容管仲,为什么?
鲍叔牙和管仲的交往中,管仲有两个要命的毛病:一个是“多吃多占”,明明是两个人合伙做生意,管仲出的本钱少,分红却要多得多,这显然违反股份制企业按出资比例分配利润的规矩;
还有一个就是在战场上经常临阵脱逃,给人以“贪生怕死”的印象。
如此朋友,给您敢要吗?换一般人,一定毫不犹豫地送他买一张车票,让他能走多远走多远。
可鲍叔牙不这么认为,他认为:管仲之所以“多吃多占”是因为家底薄,多占的部分贴补家用;之所以在战场上临阵脱逃,是因为家里有老母亲让他挂念。
鲍叔牙护犊子一般护着管仲,未免太过了!
管仲比较穷,鲍叔牙比较富有,这是事实,但这不足以成为管仲多吃多占的理由。如果鲍叔牙同情你,主动照顾你那就另当别论,可你主动多分多占就绝对是你的不对;战场上临阵脱逃,这是会被执行战场纪律的,挂念自己的母亲不是理由,再说,谁家没有妻儿老小?
或许,鲍叔牙还有别的理由,根据《史记》,管仲常常占鲍叔牙的便宜,鲍叔牙非常友好地对待他,没有丝毫怨言,毫不计较,只因仰慕管仲有才。
“鲍叔知其(管仲)贤。管仲贫穷,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史记》
鲍叔牙对管仲超乎寻常的理解和包容,原来,鲍叔牙是管仲的铁粉!
“风险投资”管仲惨败,鲍叔牙大获成功!
管鲍二人除了合伙一起做生意,还在政治上进行了“风险投资”。先从齐国当时的政治生态说起:
齐襄公是个风流君主,他竟然和自己的亲妹妹有了恋情,还害死了前来齐国访问的鲁国国君兼妹夫鲁桓公。
如此荒唐的齐国国君当政,吓坏了他的两个弟弟,结果双双选择出逃避难:老二“公子纠”跑到了鲁国,老三“公子小白”跑到了莒国。鲍叔牙和管仲对这对公子进行了“风险投资”,管仲投资公子纠;鲍叔牙投资公子小白。
公元前689年,齐襄公被杀,由此引发齐国大乱,齐国国君空缺,公子纠和公子小白都是齐国新君的候选人,谁能胜出,就看谁先行一步回到齐国!
这时候,管仲贪婪的本性又漏出来了,他绝对不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管仲想:要确保公子纠当上齐国新君,那就必须除掉公子小白!
当两支队伍在路上相见时,管仲向公子小白身上射了一箭,公子小白应声倒下。
管仲和公子纠汇报,说威胁解除,咱胜利在望,于是就不慌不忙地往齐国赶路,当他们回到齐国时,小白已经成了齐国新君,原来,公子小白通过装死成功地骗过管仲,然后快马加鞭赶回齐国,抢先公子纠登基,这就是齐桓公。
齐桓公上台后,逼迫鲁国杀死公子纠,交出管仲。至此,管仲在这一轮战略投资大败,并且有生命之忧,而鲍叔牙完胜。
鲍叔牙向齐桓公举荐管仲,自己甘当“绿叶”
齐桓公一当上国君,齐桓公打算任命拜鲍叔牙为相,来辅佐自己。同时,齐桓公还逼迫鲁国把公子纠杀死,把管仲囚禁起来。
在鲁国的管仲以为必死无疑,心情低落。
令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鲍叔牙亲自到鲁国迎接管仲,说:“哥呀,您别灰心,幸亏咱分开押宝,这两人有一人当齐国新君就是胜利啊!”
鲍叔牙深知管仲的能力远在他之上,于是,鲍叔牙力劝其拜管仲为相,后齐桓公被说服。
管仲回到齐国,当了丞相,而鲍叔牙却甘心做管仲的助手。
鲍叔牙既进管仲,以身以下。——《史记》
置疑管仲能力?“鹿之谋征楚”可见一斑
管仲绝对是有两把刷子的,对内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提出“仓禀实而知礼节”;对外提出“尊王攘夷”的战略口号。在管仲和鲍叔牙的合力治理下,齐国成为诸侯国中最强大的国家。
在和其他国家争斗中,管仲的“鹿之谋征楚”让人不得不服:
齐桓公打算攻打南边的楚国。
可管仲却以“因两国兵力相当,恐两败俱伤”为由劝齐桓公不要着急。齐桓公和大臣们觉得管理,于是暂时打消了对楚国发动进攻的念头,等待管仲拿出好的主意来。
那时候,楚国盛产鹿,而齐国却视鹿为珍稀动物。
管仲打算做好“鹿文章”:用计让楚人相信齐王过于喜欢鹿,愿重金购之。
于是楚人上上下下皆开始弃田捕鹿,后来连军队里的士兵也开始参与其中。
一年之后,楚国的老百姓个个腰缠万贯,家里有的是铜币。但是,楚国的大片良田却荒芜了,颗粒无收。老百姓拿钱买不到粮食,这时,管仲又下令各诸侯国不得将粮食运往楚国,楚国的老百姓饿死的饿死,逃荒的逃荒,最后连军饷也没有了,楚国上下一片混乱。
这时,管仲见时机已成熟,率领大军向楚国进攻,楚国内外交困,无力招架,楚成王只好派大臣到齐国去求和。从此,楚国被齐国征服了,齐国便称霸天下。
结语
在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中,作为胜利者的鲍叔牙,又一次把齐国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职位让给了管仲,自己心肝起源的当起了绿叶,并又一次为管仲开脱:管仲苟且性命,不为公子纠死节,是因为他有更大的志向,是富国强民的抱负还没有实现。
难道鲍叔牙感慨地说:“生我者父母也,知我者鲍子也。”
一个人的成就,需要伯乐和绿叶,如果没有管仲,可能就没有齐国的率先崛起,没有齐桓公“九合诸侯”的风光;没有鲍叔牙的举荐和甘当绿叶的精神,就没有“管仲相齐”。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史记》
司马迁对“管鲍之交”给了热情点赞,天下的人不仅仅称赞管仲能干,更称赞鲍叔牙举荐人才的热情!
直至今天,“管鲍之交”仍然是人们津津乐道的纯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