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襄公——殷商后裔,逆潮流想重现昔日荣光,称霸失败,泓水惨败
宋襄公:开历史倒车的殷商后裔
霸主接班人
齐桓公是当之无愧的霸主,但在处理家务事上,还有个人作风上,就只能算是个庸人了。
齐桓公有三位夫人王姬、徐赢、蔡姬。三位夫人都没有生下嫡子。
姬妾中的六位各有一个庶子:
长卫姬生公子无亏,少卫姬生公子元(齐惠公),郑姬生公子昭(齐孝公),葛赢生公子潘(齐昭公),密姬生公子商人(齐懿公),宋华子生 公子雍。
没有嫡长子,庶子都想当国君。
葵丘之盟后,管仲催促齐桓公早立太子。齐桓公立公子昭为太子,为保障太子昭顺利即位,齐桓公和管仲把太子昭交托给宋襄公(宋桓公之子,名兹父,嗣桓公位),请宋国做太子昭的“外援”。
晚年的齐桓公非常昏聩,身边被佞臣围绕。
管仲病重,齐桓公去探望,询问谁可以接替管仲为相。
管仲说:“知臣莫如君。”
没想到齐桓公连续提名的四个候选人都是小人,都是佞臣。
易牙,因为一句玩笑,就杀了自己的孩子讨好君主;
开方,是卫国的太子,为了表现自己对齐国的忠诚,背弃亲人,不肯回国;
竖刁,有儿有女,为了讨好齐桓公,居然阉割自己,说是方便在后宫侍奉君主;
常之巫,说自己会用巫术治病,招摇撞骗。
管仲苦口婆心地劝说齐桓公远离这四个人。可是,齐桓公对他们显然非常信任,管仲的劝谏没有起作用。
在易牙和竖刁(寺人貂)等人的撺掇下,齐桓公私下改立公子无亏为太子。
管仲的苦心安排,付诸东流。
在齐国内政的管理上,齐桓公一直是甩手掌柜,他全权信任管仲,管仲也没有辜负齐桓公的信任。管仲对齐国的霸业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没有管仲,就没有齐桓公的霸业。
孔子曾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正)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
公元前645年(齐桓公四十一年),管仲去世。
管仲去世后,再也没人能劝谏齐桓公,也没人能压制这些佞臣了。
易牙、开方、竖刁、常之巫四人专权,把持齐国国政,齐桓公的儿子们都要谋夺太子之位。
齐国霸业开始走下坡路。
公元前643年(齐桓公四十三年),齐桓公病重,易牙、竖刁等人把齐桓公困在一个屋子里,不让他外出。公子们率各自的党羽争斗不休,打得昏天暗地,齐国陷入空前的混乱。
这年冬天,一代霸主齐桓公被饿死在宫中,尸体在床上停放了六十七天,无人问津。
直到易牙、竖刁等人拥立了公子无亏为国君,无亏才将齐桓公收殓。
太子昭逃到了宋国。公元前642年(齐孝公元年)春,宋襄公联合曹、卫、邾三国起兵伐齐,帮助太子昭回国。
在诸侯联军的攻打下,齐国国内的国氏、高氏两家设计诱杀了公子无亏和竖刁,准备迎立太子昭。这时,其他几个公子的追随者,攻打回到齐国境内的太子昭,太子昭再次逃亡宋国。
宋襄公坚守承诺,再度发兵讨伐作乱的众公子,在甗(在今山东省济南市附近)打败齐国众公子的势力。太子昭返回齐国即位,是为齐孝公。
此次动乱之后,齐国国力衰落,霸业告终。中原失去霸主,失了重心。
宋襄公两次护送太子昭回国,平定了众公子的叛乱。打败了齐军的宋襄公,认为他图霸的时机已经成熟,开始在诸侯国关系中,谋求主导地位。
在齐桓公称霸的这几十年里,宋国一直跟随着齐国的步伐。在众诸侯中,宋襄公最得齐桓公信任。因为宋襄公非常仁义,而且一直很可靠。
仁德国君
宋襄公是宋桓公之子,名兹甫,即位前是宋国的太子。
在宋桓公病重时,他主动提出让位给年长且仁的公子目夷。宋桓公想要答应太子的让位请求。
公子目夷推辞说:“推位让国,还有比这更大的仁吗?而且我即位,也不符合继承顺序。”
太子兹甫是嫡长子,公子目夷是庶长子,太子兹甫被封为太子,继承国君之位,符合周代的宗法制度,公子目夷认同并且愿意执行这一宗法制要求,为躲避宋襄公让位,公子目夷去了卫国。
在太子兹甫的观念中嫡长与否无所谓,宋桓公显然和宋襄公一样,并不在乎嫡长与否。因为宋国是商代的后裔,商代的继承制度是“兄终弟及”。宋国公室使用商王室礼乐,宋国国君家族要接受商的礼乐教训,学习商代的历史知识。
宋国第十三任国君宋宣公病重时,就舍弃了自己的儿子与夷,让位给弟弟公子和。他说:“父亲去世儿子继位,兄长去世弟弟继位,这是天下的通义。我要让位给公子和。”
宋人对商代有认同感、有归属感。宋人学习商代历史时,一定会宣扬自己祖先的伟大,也会反思亡国的经验教训,他们可能还会叹息,如果让年长且贤德的微子为国君,商代是不是不会灭亡。
这些应该是太子兹甫提出让位的思想根源。
因公子目夷的坚决拒绝,出走他国,太子兹甫的让位之举只好作罢。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三十五年)三月,宋桓公病逝,太子兹甫即位,是为宋襄公。
宋襄公即位后,以公子目夷为左师,执掌宋国政事,宋国大治。
宋襄公让位体现了美德,在治国理政上又表现出了能力。这是他能被齐桓公信任的基础。
齐桓辅助
宋襄公即位当年的夏天,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召开大会。
宋国是否参会是一个非常难以抉择的问题。按照古礼,天子去世后七个月下葬,诸侯去世后五个月下葬。
宋桓公在三月份去世,要等到五个月后,秋天的时候才能下葬。先君没有下葬时,新一任国君要在国内守丧,不参加外部事务,以示哀思之情。
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诸侯五月,同盟至;大夫三月,同位至;士逾月,外姻至。赠死不及尸,吊生不及哀,豫凶事,非礼也。(《左传·隐公元年》)
所以,按照礼法,宋襄公不能去参会。
鉴于葵丘会盟对齐国非常重要,宋襄公不囿于古礼的束缚,毅然参会,支持齐桓公称霸。葵丘会盟上,周天子赐祭肉,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得到周王室的认可和诸侯们的拥戴。齐桓公前后共召集了十余次诸侯大会,宋国是唯一参加全部会议的诸侯国。在“攘夷”方面,宋国也积极响应齐桓公的号召。
再回看一下卫国被救援的历史片段,在卫懿公被杀,卫国百姓被屠杀,逃到黄河岸边时,首先伸出援手的是宋国。
宋桓公亲自组织营救,在黄河岸边接应卫国百姓,救下了七百三十人,加上共邑和藤邑幸存的百姓,卫国共有遗民五千人。
又是宋桓公把这五千遗民安置在曹邑(在今河南省滑县西南)避难。
宋国几乎参加了齐桓公组织的所有“攘夷”活动,东奔西走,拯救诸夏。我们不应该忘记宋国在“攘夷”方面做出的贡献。
齐桓公的盟主地位延续三十多年没有变迁,宋国也支持了齐国三十多年,不辞辛劳。宋国一直是齐桓公霸业的中坚力量,在“齐桓联盟中与齐最亲”,宋襄公是最受齐桓公信任的诸侯。这是在长期合作中建立的信任。
因此,齐桓公在世时,把继承人嘱托给宋襄公照拂。齐桓公去世后,宋襄公不负所托,帮齐国平定内乱,扶持太子昭即位。
宋襄公联合曹、卫、邾三国起兵伐齐。鲁国、狄国都出兵救齐。宋襄公能在鲁国、狄国出兵的情况下,击败众公子的势力,说明其兵力不弱。
春秋初年,和郑国大战十年的是宋国,襄助齐桓公称霸诸侯的也是宋国,在黄河岸边勇救卫国百姓的也是宋国。
宋国不是中原最强的国家,却是中原最强大国家的对手或者副手。
求霸失败
宋襄公两次出兵,安定齐国,生出了放眼中原、谁与争锋之感,他准备副手转正,接替齐桓公,做新一代的中原霸主。
为了威慑不服的诸侯,公元前641年(宋襄公十年),宋襄公抓了滕宣公。宋襄公同曹共公、邾文公在曹国南境会盟。鄫国国君鄫子去得稍迟,宋襄公竟然指使邾文公把鄫子用作“牺牲”,祭祀次睢地方的社神,借此威慑东夷。“牺牲”就是用来祭祀的祭品,用活人祭祀这真是骇人听闻。
曹国不服气,宋襄公又兴兵围了曹国都城。
宋襄公执滕宣公,杀鄫子,围曹国,手段强硬。
《风俗通·五伯》把宋襄公列入春秋五霸。但是,他的霸主地位常被质疑,甚至被认为是一场闹剧。
公元前639年(宋襄公十二年),宋襄公在孟地召集诸侯会盟,想当霸主,却被参会的楚国抓走。当年冬天又被释放回国。
第二年,郑国投靠了楚国,宋国讨伐郑国,楚国攻打宋国,以营救郑国,两国在泓水交战。
宋襄公坚持等楚军完全渡过泓水,列好军阵,才开始攻打楚军。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身负重伤,后因伤势复发,不治身亡。
死掉的宋襄公被骂得很惨,有人说他愚蠢,有人说他落后,有人说他顽固,有人说他迂腐。
质疑是有理由的。
会没开成,人被俘虏了。仗打败了,人还受伤去世了。如此既没有霸气,也没有主宰作用的人,怎么可能是霸主呢?何况,他还犯了不可原谅的错误,杀鄫子做牺牲,使用活人祭祀。就更要把他从五霸的候选名单中开除了。楚成王也不地道。楚国受宋国邀请出席盟会,事先是有预备会议的。
公元前639年(宋襄公二年)春天,宋国在鹿上(宋地)召开过一次会议,只有宋国、齐国、楚国参会。
宋襄公希望楚国支持他成为霸主,楚成王答应了。
宋人为鹿上之盟,以求请侯于楚。楚人许之。(《左传・僖公二十一年》)
秋天,宋襄公又在孟地(宋地)召开了规模更大的诸侯会议,与会国家有宋、楚、陈、蔡、郑、许、曹。既然楚成王答应支持宋襄公,宋襄公按照约定召开盟会,这有什么值得质疑的呢?
反倒是楚国,允诺在先,背信弃义在后。各诸侯国也不支持楚国的做法,楚成王迫于鲁国和其他诸侯国的压力,在当年冬天就释放了宋襄公。
俘虏宋襄公,楚国的信誉受到的影响更大。
会前,公子目夷曾建议宋襄公率军队参会,被宋襄公拒绝。宋襄公认为,一个国家不可失信于他国,约定好的事情,就不能更改。
宋襄公也有所防范,他发现楚人的异动后,安排公子目夷回国,主持国家工作,必要时代替自己为新的国君。楚成王兵临城下,以宋襄公为人质威胁宋国人就范。
宋国人说:“赖社稷神灵保佑,宋国已经有新的国君了。”
宋国,严阵以待。
可见,宋襄公处事非常果断,而且也提前做好了准备。他自矜信义,为的是尽最大可能争取楚国的支持。
周王室没落,霸主齐桓公去世后,中原失去了“定海神针”,四方蛮夷虎视眈眈,这促使商代的后裔产生了复兴殷商的想法。一些学者认为,宋襄公是要复兴殷商的统治,以争霸为手段重建殷商。
宋襄公要想复兴殷商,周天子是他要推翻的对象,他不可能再尊周王。在这点上,中原诸侯不可能和他站在同一条战线上,而南蛮楚国就不在乎尊王不尊王。因此,楚国在宋襄公的争霸计划里有着无法取代的地位。
宋襄公希望通过严守军礼,为宋、楚在战后弥合关系做准备。
他要立威,不仅是春秋霸主的威,还有商代后裔的威。所以,使用活人做“牺牲”这种商代陋习,再次被使用。
宋襄公不尊王,不攘夷,完全站在了中原诸侯国的对立面上。
“尊王”“攘夷”不是齐桓公、管仲凭空发明创造出来的东西,这是由现实状况所决定的,戎狄交侵,不攘夷,就不可能团结诸夏,诸夏危险,华夏文明就危险。
宋襄公逆历史潮流而行,妄图重建殷商。(刘勋,《称霸:春秋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这当然非常不得人心,实力强点的诸侯国都不同宋国为一党。这时大概楚、齐、鲁、郑、陈、蔡、邢、狄诸国合成一大集团,共同威胁宋国;宋襄公的一党只有卫、邾、许、滑等寥寥几国,势力实在很是薄弱。宋襄公却不度德,不量力,仍妄想做盟主。
鲁国大夫臧文仲评论说:“让自己服从众人的意愿是可以的,要众人服从自己的意愿,那是不能成功的。”
宋襄公欲合诸侯,臧文仲闻之曰:“以欲从人则可,以人从欲鲜济。”(《左传·僖公二十年》)
宋国的大司马劝谏:“上天抛弃殷商已经很久了,国君想要再次兴盛它,这是不可能的。”
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将战,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宋襄公)将兴之,弗可赦也已。”弗听。(《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宋襄公被复兴殷商的梦想攫住了心智,完全没有意识到,谁能带领诸夏,团结诸夏,抵御蛮夷人侵,谁才能成为新一任霸主。
开历史倒车的宋襄公不可能成为霸主,真正接下齐桓公霸主“接力棒”的另有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