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名人网 手机版
首页 > 人物百科 >

深度剖析管仲的经济变革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时间:2024-12-16 11:02:06

一、管仲经济改革的具体内容

中国在春秋战国时代,发生了巨大的动荡。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军队,彼此之间相互征战,在战事的逼迫下,各个国家都有巨额的财政压力。

齐国当时可以用“内忧外患”来形容,对外方面,齐桓公在刚登上王位的时候就向宋国发起了一场大战,最终以惨败收场,造成军事上前所未有的压力;

在内政方面,因上两代君王的淫乱和离奇暴毙,使得齐国内部一片混乱,各大派系相互勾心斗角,更有“朝之争禄相刺,裴而刻颈者不绝”的惨状。

公元前六百八十五年,管仲出使齐国,齐桓公任命管仲为丞相,由管仲拉开了齐国改革的序幕。

管仲通过合理配置资源,重农重商,鼓励自由贸易,适度的宏观调控,以商止兵,使得齐国很快就变得强大起来,成为了春秋时代的第一个霸主。

应当指出,管仲的经济学思想在那个时代具有独特的地位,他的经济学方法在历朝历代都是罕见的,他的一些经济学方法也是近代经济学的重要范例。

(一)提出“相地而衰征”的土地政策

在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犁等工具的广泛应用,使得农事活动的效率大大提高,个体化的生产方式得以实现,但由于不能有效地激发农民的劳动热情,西周初期所确立的“井田制”逐渐被打破,造成了大量的“田在草间”的荒芜局面。

为了提高齐国的农业产量,保障国家赋税的稳定性,他独辟蹊径,提出了“相地而衰征”,也就是按个人的产量,按土地的贫瘠程度,分别收取赋税。

“相地而衰征”的形成过程可分为“相地”、“均地分力”和“与之分货”三个阶段。

“相地”指的是丈量一方的土地,根据其肥力高低,把其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均地分力”,就是中国现在实行的家庭承包制,就是将公田分给农民,使每个农民都能得到更多的土地,使集体工作变成个人的生产。

“与之分货”,也就是采用分级地租制度,农民按其所占的田地的不同级别,上缴一部分田产,剩余部分上缴给政府。

其中的一部分由生产者自行支配,取代了以前的劳动赋税。

为了激励农夫去耕种,管仲又颁布一条法令:凡是新开的田地,可以免除三年的租税。

“相地而衰征”政策的全面实施,激发了人们的生产热情,让他们掌握了更多的产品支配权。

它在本质上是一种农业生产关系的巨大变革,与以往的“劳役地租”制度相比,是一种历史性的进步。

(二)实施“官山海”政策

“官山海”中,“官”是指“管”;“山”是指采矿和铸造;“海”是指用海水制盐。

“官山海”即国家的盐铁专卖,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在国家经济政策方面出现的一种新现象,它的出现和发展在当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所产生的影响更是超过了2600年。

齐国位于山东半岛北部,紧邻渤海,海岸线绵长,盛产盐;而南部则多山,盛产铜铁。

齐国的商业历史源远流长,在立国之初,就已确立了“通商共之业,便渔盐之利”的经济政策,这一点,在其他国家中是闻所未闻的。

而作为一个天生的商人,管仲很清楚地看到了“盐”和“铁”两个字背后的巨大利益。

就盐业而言,国家首先对盐业进行了垄断

其次,在盐的生产方面,政府对民间进行了官营管理,并要求民间在官方掌握的时间和开放的盐池内进行私人的自产自销;

到了后来,齐国专门设立了盐官,负责收购、运输、销售,同时还掌握着食盐的生产与销售,以此来获取更多的税收。

在铁器上,铁矿被国家垄断,民间的个体铁器商户冶铁后,由国营统一收购,并以“民得其七,君得其三”的比例分配。

这也是历史上最早的“国有资产,承包经营”模式。

即使是用现在的观点来看待,“官山海”也是一种很好的财政手段通过征收赋税来赚取大量的利润,而且还能避开百姓对赋税的反感,做到了“见予之形,不见夺之理”。

“官山海”的政策,使齐国的财政来源得到了极大拓宽,这也是齐桓公一统天下的重要原因。

(三)提倡发展商品经济,积极开展对外贸易

与中国历朝历代的“重农抑商”不同,管仲对商贸流通领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的具体方针。

一是对关税进行优惠。实行“关市几而不征”的关税制,也就是在关口进行查验和注册,不收取任何税收,使首都淄博真正变成了一个自由贸易区。

二是做好服务工作。除了为外来投资者建造酒楼之外,还按外来投资者携带的物品数量给予一定的优待。

与此同时,齐国也颁布法令,若有官员不遵守对外国商人的要求,将受到上级部门的惩处,以建立一个良好的商业环境。

这是一项以法律为基础的贸易方针,凡到齐国来的商人,都可享有全面的服务。

三是加强对经济信息的搜集。管仲派遣使者到其他国家“以监其上下之所好”,以了解市场的时势,齐国因而能及时了解市场资讯,经常在外贸活动中起到主导性的作用。

至此,齐国的外贸规模在当时是世界上最大的,呈现出“天下之商贾归齐若流水”的盛况。

二、管仲经济政策所蕴含的经济学思想

在春秋战国时代,各个国家都在争夺霸权,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革,而在这个时代,文化也是前所未有的兴盛,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他们的思想构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成为了我们民族的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

但是他们的研究侧重于哲学,政治,军事,外交和教育,很少有关于经济的研究,所以这就使得管仲独特的经济理论,在春秋时代甚至整个中国的思想史上,都是非常有价值的,他自己也被视为“百家争鸣”的开拓者。

(一)鼓励消费的思想

管仲的经济学理论,最特别之处在于他提倡消费,这一点在中国古代是独一无二的。

由于生产力的低下,历朝历代的君王们,都主张节俭,这也是经济持续缩水的导火索,而管仲早已意识到消费是拉动经济的力量,他相信刺激消费可以带动有关行业的发展,进而提高整个国家的经济水平。

《管子·奢靡》篇中,提出“俭则伤事”的思想,提倡以消费来促进生产;管仲认为只有富裕的人多花钱,贫穷的人才能有活可干。

他还把“以工代赈”作为消费的一种特别含义,管仲建议在每年粮食短缺,百姓无事可作之时,政府应该建造宫殿楼阁,以使百姓得到更多的工作机会,这个时候建造宫殿,其目标不在于享受,而在于促进就业,使社会经济更加均衡。

依靠国家的固定投入以促进经济恢复和扩大就业,虽然是现在常用的手段,但放在两千六百多年前,这种高明的手段实在是令人惊叹。

(二)重视商品流通的思想

管仲视商贸为兴邦之道商贸的兴盛势必会带动人口的流动,更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冲破王公贵族与普通百姓之间的等级隔阂。

管仲主张货物的流动不能只限于一国,而要使各国间互相交换,所以管仲在根本上是反对闭关锁国的。

(三)多元化的财政税收思想

税收是一国之根本,在春秋战国时期,为了争夺霸权以及统治者们的奢靡生活,诸国对下层民众征收极重的赋税,使得普通民众备受煎熬。

在这样一个落后的社会,加上收入来源的单一,导致统治者对农夫的压迫越来越大,最后几乎可以说是竭泽而渔,自然也就很难维持下去。

管仲的功绩就在于,他任宰相四十余年使齐国的税收有了长足的发展,还不会出现“国富民穷”的局面。

究其原因,管仲除了经营田赋以外,还开拓了许多新的收入来源,例如盐铁专卖,对外贸易等,使国家财政收入明显减少,从而减少了国家财政对农田的依赖。

而齐国又有一套完整的粮库,可以让齐国在遇到灾害的时候顺利渡过难关。

经济学家常说“不要将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管仲虽未作此阐述,但其所采用的赋税与金融政策,正与此一经典论断相符。

管仲作为两千六百年前的古人,思想却如此先进,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三、管仲经济改革思想的历史传承及当代价值

管仲对齐国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改革,使得齐国快速发展,最终实现了齐桓公“一统天下”的目标,然而管仲的思想却未能在后人中占据主导地位,这是最让人遗憾的。

后来的统治者为了提高税收,常常采取偏颇的方法来控制经济。管仲重视流通和鼓励商业发展的观点被搁置一旁。

管仲的经济理论,在中国古代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关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对管仲的经济理论进行深入研究,无疑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

管仲的经济理论对后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是“国家专卖”,二是“土地制度”。在中国古代,这两个体系是伴随着封建时代而存在的,并构成了王朝经济的基础。

国家专卖管仲“官山海”是历史学者公认的最早反映国家专卖观念的政策《管子·海王》亦被看作是国家专卖观念启迪的开端。

“国家专卖”作为一种经济手段,在中国古代史上曾有过两千余年的断断续续,并于汉朝和唐宋时期达到了鼎盛时期。

就拿汉代来说吧,因为连年的战争,造成了海内虚耗,国库空虚的局面。为了缓解当时的财政状况,桑弘羊等人实行了严厉的盐铁专卖,并对酒进行了垄断。

这些措施为武帝时期的“文治武政”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同时也极大地压抑了民间的经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汉代盐铁专卖的思想与“官山海”基本相同,但在体制上更为严谨,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官营盐铁的管理体系。

自西汉以来,各朝均实行了严格或宽松的盐铁私售制度,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而逐渐废除了铁器私售,而食盐私售却一直被各朝代的官府所牢牢把持,并作为国家的主要经济来源。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因素的参与,在唐宋时期,国家专卖从直接专卖制演变为间接专卖制,也就是从以前的官营官销制转变为民制官购官销

土地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土地所有制是封建时代的统治基石,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诞生于周朝的“井田制”逐渐解体,管仲提出的“相地而征衰”,向土地私有化迈进了一小步;

鲁国通过“初税亩”,正式废除了基于“井田制”的劳役,并从法律上确认了土地的私人所有权。

自从秦统一世界后,在历朝历代的封建制度中,土地私有已逐步形成一种主导观念。

用现在的观点来看,管仲的许多经济措施虽然在方法上非常原始,在体制上也相当粗陋。

但是管仲的思想却一点都不落后,依然具有学习价值,对于现代经济理论的整理与研究,仍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