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政治思想是社会成员在政治思考中所形成的观点、想法和见解的总称,它是人们对社会生活中各种政治活动、政治现象以及隐藏在其后的各种政治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的自觉和系统的反映,是政治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一个人的政治思想是对社会政治问题的理性思考,而“许多伟大的政治思想不仅可以照亮现实的存在,而且可以照亮
在没有抄书打卡之前,我一直以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描写爱情的。近几天抄书打卡,我专门挑选苏轼的诗作,来丰满苏轼的形象。随着抄写的推进,抄到苏轼的诗作,我才醍醐灌顶,这首诗是苏轼为弟弟苏辙创作的。首先,拜读原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乌台诗案”,苏辙上书请求以自己的官职为兄赎罪,皇上不准,结案后牵连被贬为监筠州(今江西高安市)盐酒税,五年不得升调。监盐酒税是宋代的监税官,负责卖盐、卖酒,并征收商税。苏辙在筠州,住处比苏轼黄州的临皋亭还不如。他刚到高安时,就住在盐酒税局里,屋在江边,常遭水淹,而且敝旧不堪。后来向郡守请求,才借到
一提到苏轼大家可能都非常的熟悉,知道他创作了很多诗词,知道有东坡肉,是一位非常伟大的文学家、书法家。却很少人知道为他默默付出的弟弟苏辙,与苏轼锋芒毕露、豪放不羁、不食人间烟火的性格不同,苏辙性格老成持重、通达事理、内敛、平和、理性克制。他的文章跟他的为人一样,收其锋芒。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他进唐宋
1、看其表意苏轼,名字中的“轼”字,可以参见《左传·庄公十年》“登轼而望之”,“轼”就是车前把手之意,同时苏轼字“子瞻”,“瞻”字隐含“望”的意思。苏辙,名字中的“辙”字,可以参见《左传·庄公十年》“下,视其辙”,“辙”就是车轮碾过留下的痕迹。而苏辙字“子由”带有效仿前人,跟随前人的意思。2、究其深
苏辙和哥哥苏轼,同一年进京赶考,同登科第,兄弟二人感情很好。苏轼一生起起伏伏,为官生涯中总是遭小人嫉妒,被贬谪期间一直和弟弟书信来往,没有谁比苏辙更了解他。苏轼在一片日记中谈到苏辙讲如何修身。苏辙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人死而复生,问冥官如何修身才能避免时候不受刑罚的苦。冥官说:准备个小本子,白天做的事
苏轼、苏辙的故事,不仅是文学史上的佳话,更是兄弟情深的典范,被称为“史上最深兄弟情”。苏轼、苏辙的名字都是父亲苏洵起的。“轼”字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车前也”,是设立在车前让人凭倚的横木;苏轼字“子瞻”,“瞻”是远望的意思。“辙”字车轮碾过的痕迹,同样和车子有关;苏辙字“子由”。父亲给他们取名暗
在中国唐宋八大家中,“三苏”具有重要地位,苏洵和苏辙以散文著称,苏轼除了散文之外,在诗、词、书、画方面也有很高造诣。苏洵在《名二子说》中提到了他给孩子取名的依据,以及对孩子的希冀。苏洵说,苏轼的“轼”指车子上的一个小部件,这个东西装在车的最前面,看上去可有可无,实则绝对不能去掉。他以此告诫苏轼,做人
苏辙(1039—1112),北宋散文家。字子由,自号颖滨遗老。与其父兄合称“三苏”,亦在“唐宋八大家”之列。他的《上枢密韩太尉》是一篇有思想、有特色的干谒文字。其“记”体散文《黄州快哉亭记》,描写生动,极富文学色彩。此外,苏辙还他擅长论政议史,以古鉴今,针砭时弊,颇有见地。嘉祐二年,苏辙与苏轼一起参
苏辙,这位历史上与苏轼齐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常常被人们称为苏轼的“弟弟”,而这个称呼似乎掩盖了他本身的才华与成就。然而,当我们深入了解苏辙的人生轨迹和文学风格,会发现他并非只是苏轼的陪衬,而是一位有着自己独特魅力和成就的杰出人物。苏辙,字子由,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与父亲苏洵、哥哥苏轼并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