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一位逆天减熵的勇者
时间:2025-04-05 11:42:30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为何中国大地王朝会循环更替如此?
如果从熵增和熵减规律看,可以解释明白。
1850年,克劳修斯提出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并于十五年后,提出了“熵”这一概念。
他证明孤立系统的热力过程是不可逆的,如打气筒发热,如电阻发热,此过程不可逆。那么这个孤立的系统,就会因热寂而走向死亡。克劳修斯用熵这一概念,描述孤立系统的混乱过程。
中国每一个大一统的王朝,都可以看做一个孤立的系统。
当每一个王朝熵增到一定程度,那就意味着这个王朝即将崩溃。
每当王朝未年,就是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受难日。
如何才能挽大厦之将倾,减熵呢?
变法、改革、革命。
每一个办法都意味着主事者会九死一生,刀斧加身。
但每一个王朝都有这样逆天减熵的勇士。
他们才是真正的伟人,是我们民族和国家真正的脊梁。
读《谏太宗十思疏》一文,你会发现:
魏征是在熵增的过程中,劝统治者,不要吃相太难看,不要对人民剥削的太紧。
其实质是减缓熵增的过程,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更长久的统治。
读《答司马谏议书》一文,你会发现:
王安石不是要减缓熵增,而是要在现有的熵量下,减熵。这必然要割士大夫的肉,也就是要从士大夫手里掏钱, 这和杀他们的父母没什么两样。
王安石的目的是为了富国强军,让整个王朝重生,百姓重新过上安定有序的生活。
所以说两者相比,高下立判。
自古变法者,改革者,革命者能有几人善终。
但中华民族就不乏舍身取义的大勇之士。
王安石当位其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