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传奇一生:千古传奇,万世师表
一、传奇人生的起点
“野合” 之辩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与母亲颜征在的结合,在后世引起了诸多争议。关于 “野合” 一说,学界有多种解释。有观点认为,叔梁纥已六十六岁,颜征在则不满二十岁,年龄差距悬殊,且叔梁纥为鲁国贵族,颜征在出身平民,地位不同,按照当时的礼仪无法举行正式婚礼,于是两人在野外居住并生下孔子,故称为 “野合”。也有说法指出,“野合” 可能是指未得成礼于女氏之庙,即不符合周礼的婚姻形式。
艰难童年
幼年丧父的孔子随母亲过着艰难的生活。他们被迫离开孔家,搬到曲阜的 “阙里” 居住,孔子的贵族身份也不被族人认可。为了活下去,孔子很小就学会了下等人的 “鄙事”,如零碎敲打等,而母亲则靠缝缝补补、浆洗扫除勉强维持家业。尽管生活艰苦,但颜征在不甘心让儿子屈居人下,很早就让孔子学习 “六艺”。孔子天资聪颖,学东西极快,别人需要五天学会的,他通常只要两天。
六岁时,孔子央求母亲教他认字,一个月就学会了六百个汉字。幼年时,孔子与小伙伴做游戏时常常模仿祭祀礼仪,其流程和细节都能与真正的祭祀对上,很快名闻列国,被视为神童。然而,刚刚学有所成,母亲就去世了。十七岁时,孔子为母亲守孝完后,开始了新的人生旅程。十五岁时,孔子立志学习,或许是因为母亲的离世让他更加明白知识的重要性。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孔子的童年充满了坎坷与挑战,但也正是这些经历塑造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对知识的渴望。
二、青壮年的奋斗岁月
(一)成家与立业
孔子在 19 岁时,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第二年,亓官氏生子,鲁昭公赐鲤鱼表示祝贺,故孔子为其子取名为鲤,字伯鱼。20 岁时,孔子开始当 “委吏”,管理仓库。据记载,孔子在管理仓库期间,账簿核对无误,不偷工减料,变卖公有资产,做到了实事求是。因其出色的表现,孔子很快被提升去管理畜牧,担任 “乘田” 之职。在管理牧场一年下来,牛羊繁殖得比以前多很多,并且长得特别肥壮,用来祭祀的时候场面十分好看。
27 岁时,孔子开始创办私人学校。为了扩大生源,孔子提出 “有教无类”,以前只有士族才能接受教育,现在不论什么身份,只要交学费(学费是十条腊肉),都可以进孔子的学校学习。这一举措虽然违背周礼,但在当时礼崩乐坏的情况下,并没有人来阻止。一开始进入孔子学校学习的,以寒门子弟为主,最出名的就是子路。开办学校在鲁国引起了轰动,甚至外国人也开始知道了孔子。其轰动效果大概就相当于戊戌变法时创立京师大学堂。
孔子 34 岁时,迎来了身份最为显贵的学生 —— 南宫敬叔,是鲁国第三大权臣孟孙氏的公子。孟孙氏出使楚国,因不懂周礼而受辱,于是让儿子南宫敬叔向孔子学习周礼。南宫敬叔非常尊敬孔子,与孔子一起去周朝首都洛邑公费旅游,并拜见了周朝图书馆馆长老子李耳。收南宫敬叔为徒,拜见天下闻名的老子,让孔子声名大振,从此孔子的学校再也不缺学生,各国士族都送孩子前来学习。子贡、子张、子夏、公冶长等都是外国(鲁国之外)人。
(二)初涉政治与挫折
孔子 35 岁时,鲁国发生内乱,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三家共攻鲁昭公,鲁昭公败逃。孔子离开故乡到了齐国。孔子见到了齐景公,并受赏识。齐景公准备重用孔子,但晏子等人不待见孔子。晏子认为孔子的主张对于乱世春秋根本就不实用,孔子的主张放在治世还是个不错的建议,但是在乱世春秋,大家都忙着扩张和发展,谁有空去管礼仪、道德之类的。晏子主张身处乱世最重要的就是要发展经济、军事,积极寻求对外的扩张。于是,齐景公虽然恭敬地接见孔子,但不再问有关礼的事。后来,齐国大夫因怕孔子被重用,欲谋害孔子,孔子逃回鲁国继续聚徒讲学。
三、政治生涯的辉煌与波折
(一)鲁国为官显政绩
孔子在 51 岁时担任中都宰,四方都来效法孔子的行政作为。凭借出色的治理能力,孔子很快升任小司空,负责掌管土木建设等事务。之后又晋升为大司寇,成为鲁国的最高司法长官,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院长。同时,孔子还代理宰相一职,可谓位高权重。在这个时期,孔子充分展现了他的政治才能和外交智慧。
齐鲁夹谷会盟,孔子担任鲁君相礼,以其大义凛然和对周礼的深刻理解,成功挫败了齐国的阴谋。面对齐国以莱人舞刀弄棒的威胁,孔子义正辞严地指出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迫使齐景公让莱人退下。在盟誓时,齐国又企图在盟书上加上对鲁国不利的条款,孔子寸步不让,以 “而不反我汶阳之田、吾以共命者,亦如之!” 予以回击。最终,齐国归还了以前侵占鲁国的郓、讙、龟阴之田,孔子以其卓越的外交才能维护了鲁国的尊严和利益。
然而,孔子的堕三都行动却半途而废。堕三都旨在削弱鲁国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的私邑,加强君权,防止家臣据邑反叛。在 “三桓” 的默许与孔子的支持下,行动初期取得了一定成果,季孙氏的费邑和叔孙氏的郈邑的城墙都被拆除。但当轮到拆除孟孙氏的郕邑时,守卫郕邑的公敛处父提醒孟懿子,堕三都若继续进行下去将损害 “三桓” 家主的利益。孟懿子被说服后转而反对,季孙氏和叔孙氏也因 “同病相怜” 转而支持孟懿子,导致孔子的堕三都行动失败。
(二)政治失意与出走
齐国见孔子在鲁国担任大司寇后将鲁国治理得井井有条,害怕鲁国越来越强盛威胁到齐国的霸主地位,于是使出美人计。齐国选了八十名美女,皆衣文衣而舞《康乐》,还有三十驷文马,送给鲁定公。鲁国掌权者季孙氏宗主季恒子不仅自己接受了齐国送来的美女,还送给鲁定公。自此,季孙氏和鲁定公整日沉迷美色,荒废朝政。
孔子对季孙氏架空鲁国国君权势的僭越行为本就不满,曾怒斥季恒子的父亲季平子享用国君才有的乐舞规格是大逆不道之举。如今,面对齐国的美人计,季孙氏和鲁定公的堕落让孔子深感失望。孔子渴望进入仕途,渴望得到重用,但这份期望是有原则的。他曾说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在这样一个核心权力被一群破坏礼教、又没有能力的人操控的国度,做官已无多大意义。于是,孔子毅然离开鲁国,开始了长达十四年的周游列国之旅。
四、周游列国的坎坷历程
(一)初至卫国
孔子离开鲁国后,首先来到卫国。卫国与鲁国相邻,且卫鲁同姓,关系较为密切。孔子本以为在这里能得到重用,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然而,卫灵公虽给予孔子与在鲁国时一样高的俸禄,却并不让他参与国政,还派卫大夫以陪护之名监视孔子。孔子深感失望,决定前往陈国。
(二)困于匡地
在前往陈国的途中,孔子路过匡地(今河南睢县西)。因孔子一行人被匡人误认为是阳虎一行,而早年阳虎曾率兵在此暴虐匡人,于是他们被匡人包围,拘困五日。在这危急时刻,幸好有卫国贵族宁武子解救,孔子一行才得以继续前行。
(三)再返卫国
孔子一行经蒲地(今河南长垣)返回卫国。此时,卫灵公深知孔子出走之由,故让国夫人南子召见孔子。孔子与南子见面后,引起了学生子路的不满。后来,卫灵公与夫人南子出行,二人坐在第一辆车上,孔子坐在第二辆车上跟从,灵公与南子调笑嬉戏,言语放荡。孔子留下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的名言,再次离开卫国。
(四)过宋遭险
孔子一行来到宋国,路途看到宋司马桓魋造石椁墓穴历时三年未完,孔子发议论说靡费。桓魋闻说,“拔树” 相威胁。孔子说 “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匆匆离宋。
(五)郑国之遇
孔子一行西行折向郑国,在郑国与弟子走散,独候于城东门,被郑人奚落为 “丧家之狗”。
(六)困于陈蔡
鲁哀公六年(公元前 489 年),孔子及弟子一行周游列国行至陈国。楚国听说孔子在陈国,派使者以礼相聘。孔子师徒整装出发,前往楚地。楚国大夫们担心孔子之言会殃及自身地位,私下派出徒役去围困孔子。孔子等人被围困在荒郊,整整七日未进主食,仅靠野菜度日,随行的弟子接连病倒。然而,孔子在困厄中仍治礼习乐,讲学授业。
(七)艰难前行
孔子一行从陈国前往蔡国,一路上历经艰险。在蔡国,他们又遭遇了诸多困境,生活十分艰难。
(八)终被迎回
孔子周游列国十四载,历经无数困境,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直到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 484 年),弟子冉求在齐鲁之战中立了战功,被归功于孔子的教导,鲁国执政者季桓子把孔子召回。至此,孔子才结束了长达十四年周游列国的生涯,此时他已 68 岁。
五、晚年的贡献与传承
(一)修诗书礼乐,整理六经
孔子回到鲁国后,深知自己在政治上难以再有大的作为,便将精力投入到文化传承与教育事业中。他着手修诗书礼乐,对《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经进行整理。
在整理《诗经》时,孔子从流传的三千多篇诗歌中精心筛选出三百零五篇,使其成为流传后世的经典版本,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新篇章。这些诗歌思想高尚,无邪念,成为培养人们道德品质和陶冶情操的重要素材。
对于《尚书》,孔子对古代官员言论和历史事件进行鉴别、筛选和修订,使其成为具有文献学意义的重要典籍,为后人了解古代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
在《礼记》的整理过程中,孔子以周礼为主要依据,记录了人们立身行道与治国安邦的重要价值内容,为社会行为规范和国家治理提供了指导。
孔子晚年对《易经》的研究更是达到了痴迷的程度,经过 “韦编三绝” 的刻苦钻研,写出《易经》的十翼即易传,使《易经》从一部筮占之书转变为哲学经典,成为群经之首。
而对于《春秋》,孔子对鲁国宫廷大事记进行整理和修订,这部编年体史书言简意丰,为我国两千多年史学的发展创立和奠定了基础。
(二)教育贡献
尽管政治失意,但孔子在教育方面的成就依然辉煌。他继续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弟子众多,来自不同国度,有鲁、齐、晋、宋、陈、蔡、秦、楚等。孔子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才能,将弟子分为 “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四科进行教学。他提倡 “有教无类”,实行全民教育,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知识的洗礼。
孔子的教育理念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还强调道德教育。他以 “仁、义、礼、智、信、忠、孝、勤、公、省” 为内容的伦理道德观念教导学生,培养了众多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才。
(三)弟子守墓,思想传承
孔子在 73 岁时去世,他的弟子们深感悲痛。按照儒家礼法,弟子们在孔子坟前结庐守墓三年,以表达对老师的敬重和哀思。其中,子贡为孔子守墓六年,足见其对老师的深厚感情和敬仰之情。
孔子的思想影响深远,不仅在中国,还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要影响。他被尊奉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其思想构成了儒家传统的核心。儒家思想强调仁爱、道德、家庭伦理等,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和社会发展,塑造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在国际上,孔子的思想传播到世界各地。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认为 “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孔子、儒家思想还启发了欧洲启蒙思想家,在思想启蒙运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儒学早在汉唐时期便超出中国范围,向东南亚和东北亚国辐射,形成 “儒教文化圈”。
孔子的传奇一生,虽然充满了坎坷与挑战,但他在教育和文化传承方面的贡献不可磨灭。他的思想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后人前行的道路。
六、孔子的主要成就
(一)文化传承
我国在公元前 841 年前没有文字史料,而孔子编修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把上古文化和文明传承了下来。在孔子时代至今的中国传统文化 “儒、释、道” 中,儒家文化一直是中华文化的主线。孔子堪称中华上古文化的传承人以及 5000 年中华文化的奠基人。他对六经的整理和传承,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诗》《书》《礼》《乐》《易》《春秋》涵盖了文学、哲学、史学、礼仪、音乐等多个方面,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经典,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观念转变
在历史上,夏代尊 “天命”,商代信 “鬼神”,到了西周周公开始 “制礼作乐”,“明德慎罚”,转向注重 “礼乐文明”。孔子对西周的礼乐文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不言所谓有意志有灵验的 “天命” 和 “鬼神”。孔子勤奋好学,通过泰山问翁、问礼老聃、访乐苌弘、学琴师襄、太庙问礼等一系列的学习和探索,更加坚定了他对 “礼乐” 的追求,而远离 “天命” 和 “鬼神”。孔子是引导中国从 “有神论” 向 “无神论” 观念转变的第一人,他的这一转变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方向和理念。
(三)文学开创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 305 篇。据《史记》记载,“古者,诗三千余篇”,经过孔子的整理删定,形成了流传至今的《诗经》版本,又叫《诗三百》。孔子对《诗经》的整理,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新篇章,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极其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他将《诗经》作为教学教材,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从政本领,同时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高了学生的审美修养和审美情趣。孔子是中国文学史上开创新篇章的第一人。
(四)哲学革命
《易》原本是一部筮占之书。孔子作的《易传》由《易》的 “筮占” 功能转变到《易》的 “德义” 层面上来。据《史记》记载 “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 孔子喜《易》不重筮占,重在 “观其德义”。其中的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等观念已成为人类 “求变向上” 的思想基础和中国哲学的宝贵财富。孔子是改造《易》使《易》转向哲学,引发易学革命的第一人。
(五)史学奠基
孔子编撰的《春秋》是记载上起鲁隐公元年(前 722 年)下至鲁哀公十四年(前 481 年)共二百四十二年鲁国历史的第一部史书。这部《春秋》仅仅一万余字却记载了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可谓言简意丰。《春秋》为书写历史确立了原则和凡例,其中最著名的是微言大义,即褒善贬恶的 “春秋笔法”。《春秋》为我国两千多年史学的发展创立和奠定了基础,中国史学之父不是司马迁而是孔子。孔子开修史之先河,是为我国史学奠基的第一人。
(六)教育典范
在历史上,孔子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私人学校。他所选编设置的六种教材 ——《诗》《书》《礼》《乐》《易》《春秋》是为培养多方面人才服务的。孔子注重 “文、行、忠、信” 的教育,把弟子分为 “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四科进行教学,取得了新的成就。孔子办学主张 “有教无类”,实行全民教育。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孔子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论。他制定的办学纲领是 “智、仁、勇” 全面发展以德育为本,办学对象是 “有教无类”,办学目标是培养 “贤德人才”,教学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术 “六艺” 六门课程,教学原则是 “因材施教”,教学方法采用 “循循善诱” 的启发式。
(七)德育先师
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道败德失的春秋末期。他提出了以 “中华十大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忠、孝、勤、公、省” 为内容的伦理道德观念。孔子不仅告诉人们学做人、学文化、学技艺等方面的知识和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等方面的方法,还以身作则,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道德先师。他的德育思想影响了后世几千年,成为了中华民族道德伦理的重要基石。
(八)体育重视
孔子一向重视体育锻炼。“射” 和 “御” 是孔子开设的六门课程中的两门必修课。“射” 是射箭,“御” 是驾车。作为先生的孔子很重视射箭,他本人的技艺也很高。为了强健身体,孔子不但重视体育,而且注重营养卫生。同体育锻炼相统一,孔子注重养生之道,为后世逐渐形成的养生学铺设了道路。孔子的体育教育理念,强调了身体与品德的共同发展,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九)美育先驱
所谓美育,就是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审美情操和审美兴趣的教育。孔子是把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并列一起纳入教育内容的第一位先师。从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诗教、乐教除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从政本领之外,还有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修养和审美情趣之意。孔子的美育思想,为中国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后世的美育理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十)政治贡献
尽管孔子的政治生涯比较短暂,但是政绩卓著。孔子倡导道德政治,始终把人际的友善、家庭的和美、邻里的和睦、社会的和谐、人民的福祉、国家的太平摆在重要位置。他提出了 “仁者爱人” 的政治主张。孔子所说的德治是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法治是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孔子在教化世人、稳定社会、安邦治国方面为后人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孔子的政治理念,强调了道德在政治中的重要性,为中国古代的政治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