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名人网 手机版
首页 > 人物百科 >

刚直悲烈的伍子胥,但命运悲惨,忠心耿耿却落得喂鱼下场

时间:2025-02-17 05:23:56

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员,字子胥,楚国人,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以封于申,也称申胥。

伍子胥的父亲叫伍奢,伍子胥的哥哥叫伍尚。他的祖父叫伍举,因为侍奉楚庄王时刚直谏诤而显贵,所以他的后代子孙在楚国很有名气。

春秋末期,楚国霸主楚庄王的孙子楚平王即位后,任命心腹伍奢为太子太师,辅佐年仅15岁的太子芈建。然而,太子的另一位辅臣费无忌却嫉妒伍奢的地位,在负责太子建的婚礼仪式,看见了秦国公主孟嬴长得漂亮,为了取悦楚平王,竟诱劝楚平王将孟赢占为己有,而费无忌也因为这件事受到楚平王的宠幸。

就这样,费无忌奉承了楚平王,却得罪了太子建,为了给自己留后路,便设法离间楚平王父子关系。费无忌一次次向楚平王进谗言,诋毁太子,楚平王也因此愈发疏远太子,就派太子去守卫城父,以防备边境。

费无忌知道伍奢对太子建忠心耿耿,一心要把伍奢这个眼中钉拔除,多次诋毁奢父子联合太子建意图谋反,要推翻国王。

楚平王禁不止费无忌三番五次的挑拨离间,最后相信费无忌这些无中生有的谗言,决定铲除伍奢一族,于是派人前往伍奢的住处,将他抓了起来,慌乱之际,伍奢的家人皆因谋反被一一杀害,只有伍奢的大儿子伍子胥幸存,伍子胥为了报仇雪恨,决定离开楚国,寻找自己的机会。

伍子胥为了躲避追杀,最早逃到宋国,跟先前已经出逃的太子建会合,然后一同投奔郑国,最后又去了晋国。然而,太子建在晋顷公的怂恿下重返郑国,最终被杀。伍子胥惊恐不已,连夜带着太子建的儿子,逃向吴国。

在逃亡的过程中,伍子胥展现出了他的智谋和勇气。他不断变换身份,躲避追杀,最终成功逃到吴国。当时的吴王是公子光的堂哥吴王僚,吴国的公子光正在招贤纳士,广收门客,寻找天下的奇人异士。而伍子胥一直有放弃对楚平王和费无忌的仇恨,他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军事才能,投靠到公子光门下。

伍子胥性格坚忍,眼光长远,谋略非凡,他不断帮助公子光不断扩张势力,他介绍专诸给公子光认识,公子光听从他的建议,请专诸刺杀了吴王僚,自己继承王位,史称阖闾,而伍子胥通过自己的谋略和胆识成为了吴王阖闾的谋士,他帮助吴国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提高军队战斗力,使吴国逐渐强大起来,帮助吴王称霸江淮。他利用吴王阖闾建功立业、巩固权威的需求,激起吴王阖闾灭楚称霸的欲望。

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听从孙武、伍子胥等人的建议,调动全部兵力与唐国、蔡国共同攻打楚国,拉开了大举进攻楚国的序幕。春秋后期的一场经典战役——柏举之战,3万吴国军队深入楚国境内,在柏举击溃了楚国20万主力。吴国军队随后攻入了楚国都城——郢都。

为报父兄之仇,这一刻,伍子胥已经等了十五六年。但当时,他的复仇对象楚平王已经死去十年,在位是楚平王的儿子楚昭王。郢都陷落,伍子胥率领大军进入郢都,烧毁楚王宗庙。楚昭王逃入山中。十多年间一直胸怀血海深仇的伍子胥,四处搜寻不到楚昭王,怒气仍无法发泄,遂掘开楚平王的墓,进行鞭尸三百下。

伍子胥完成复仇大业之后,他并没有功成退隐,而是继续服务吴王阖闾,成为吴国的重要智囊。阖闾逐渐开始称霸天下 ,屡战屡胜,却不料被越王斩断脚趾头而重伤死亡,继位后的吴王夫差,并没有像阖闾那样重用伍子胥,而是重用了当年与他同病相怜的也是来自楚国的复仇者伯嚭,成为吴王夫差最信任的重臣。

针对吴国的对外战略,是北伐还是南征,伍子胥与伯嚭形成了两条路线的斗争。尤其是在公元前494年吴越会战之后,吴国军队打得越王勾践率领残部退守会稽山,越国濒临亡国,伍子胥与伯嚭的战略分歧,达到了空前严重的阶段。

伍子胥多次向夫差谏言,力主吴国应当杀掉勾践、灭掉越国,摘除心腹之患,然后再挥师北上,争霸中原。

而伯嚭收受了越王勾践的贿赂,极力鼓动夫差与越国结盟罢兵,以便将主力投入北伐,尽早称霸天下,这也可以让越国获得喘息之机。

公元前484年,齐国内乱,吴王夫差便想趁机发兵北上攻齐。伍子肾劝阻说:"大王不应该攻打遥远的齐国,而应率兵攻灭越国。夫差不听,继续率兵北上攻齐,没想到意外取得了胜利。伍子胥知道后,不断不欢喜,竟再次劝谏吴王要小心谨慎,反而危言耸听的说了句:“大王不要高兴太早,厄运很快就要来到。”惹得夫差甚是不悦。

几天后,伯嚭向夫差进谗言,说伍子胥表面老实,内心却十分恶毒,并诬陷伍子胥心存谋逆,意图造反。夫夫差彻底被触怒,当场以属镂之剑赐死伍子胥,伍子胥临死前,对左右之人说:"等我死后,将我的眼睛挖出,高悬在城墙之上,我要眼看着越军攻入城池。

夫差听说了伍子胥的遗言,更加愤怒,命人将伍子胥的尸体抛到江中喂鱼。,一代忠魂就此长眠于烟波浩渺中。

后来吴国果然被越王勾践所灭,夫差羞于在阴间见到伍子胥,用白布蒙住双眼后才举剑自尽。

伍子传奇的经历与忠贞的品质,后世越地人也深受感动,伍子胥由此成为钱塘潮神,并与端午祭祀联系在一起。杭州吴山有伍公庙,至今香火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