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第一霸——郑庄公
郑庄公(公元前757年-公元前701年),姬姓,郑氏,名寤生,周代郑国第三位国君(公元前743年-公元前701年在位)。
克段于鄢
庄公即位伊始,武姜(庄公母)便向庄公请求将制地分封给叔段,庄公表示“制”这个地方过于危险,不过除了制地以外,别的地方都可以随便挑选给自己的弟弟段做封地。武姜随后向庄公请求,改将京邑作为段的封地。因为叔段是庄公的弟弟,所以众人就称他为京城太叔。
不久,叔段命令郑国的西部和北部的边城在服从国都的命令外,也听从自己的管辖,成为两属之地。公子吕闻讯后,便向庄公进言,国家不能有两个国君,如果庄公不打算未来让叔段成为郑国国君的,则就要尽快铲除叔段,以免百姓疑虑。
在庄公的多次放任后,叔段厉兵秣马,准备偷袭乘机偷袭国都新郑。同时武姜则准备在叔段来袭时,作为内应,打开城门。庄公获悉这一叛乱阴谋以后,随即命令子封(即公子吕)带领两百辆战车前去讨伐叔段。而同时,京邑的民众在得知庄公大军前来平叛后,纷纷背弃叔段。在此情形下,叔段不得已逃往鄢城,而平乱大军则一路追至鄢城。
郑卫互伐
公元前722年,叔段叛乱失败后,公孙滑逃到卫国。卫桓公为他攻打郑国,占领了廪延。郑庄公便联合周天子和虢国,共同出兵攻打卫国南部边境,又请求邾国出兵相助,与未经国君鲁隐公同意即到来的公子豫、邾国国君在邾国的翼邑会盟。
公元前720年,宋穆公去世,公子与夷即位,史称“宋殇公”,宋国公子冯(píng)逃到郑国,郑庄公想要送公子冯回国为君。十二月,齐国与郑国在石门结盟,是重续当年在卢邑结盟的友好关系。
春秋小霸
公元前707年,周桓王不让郑庄公参与周朝政,郑庄公便不再朝觐周桓王。周桓王率领周军及陈国、蔡国、虢国、卫国四国军队讨伐郑国。双方在繻葛展开战斗,战斗开始后,蔡国、卫国、陈国的军队开始败逃,周天子的军队因此也混乱,郑国的军队便从两边会拢进攻周军,周军大败。晚上,郑庄公派遣祭足慰问周桓王,同时问候天子的群臣。
结上制下,假借王命
在春秋初期的几十年中,宋国和卫国是郑国发展的直接障碍,故直接或间接反击、讨伐宋国和卫国便成为郑庄公首要的战略目标。其时,周天子的实力与诸侯不相上下,但在诸侯中仍然有一定的号召力。基于此,郑庄公充分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借周天子的名义去讨伐那些对郑国发展构成威胁或障碍的国家,清除了郑国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远交近攻,借强制弱
春秋初期,在中原众多的诸侯国中,实力较强的主要有郑国、齐国、鲁国、宋国和卫国等。由于重农兴商,春秋初期郑国发展很快。对此,与郑国紧邻的宋国和卫国倍感压迫,因此,宋国和卫国与依附于他们的陈国和蔡国常常联合起来与郑国为敌,妨碍着郑国发展的同时威胁着郑国的安全。而齐国和鲁国实力虽强,但离郑国较远,对郑国的发展构不成威胁。在这种形势下,郑庄公敏锐地感觉到,要使郑国继续发展,必须制服宋国、卫国、陈国和蔡国组成的集团,这样才能为郑国的发展提供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而要做到这一点,单凭郑国一国的力量是很难办到的,故郑庄公定下结强制弱的外交政策——远交齐国、鲁国,近攻宋国、卫国、陈国、蔡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