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名人网 手机版
首页 > 人物百科 >

泓之战,宋襄公是怎么失败的

时间:2025-01-11 09:47:22

公元前638年10月10日,宋国与楚国在泓水(今河南柘城)交战,史称“泓水之战”。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战败,丢掉霸主地位。战胜的楚成王地位提升,自此入主中原。春秋格局由此改变,本来由宋襄公为首的中原地区,演变为楚国与晋国分庭抗衡,秦国则独霸西戎。


为什么宋襄公会输得这么惨呢?

其实,这场战争的开打纯属意外。宋国讨伐郑国,郑国向楚国求救,然后宋国和楚国就打起来了。当时,郑国对“蛮夷之邦”楚国俯首称臣,宋国认为于礼不合,因此打着“仁义”的旗号,联合小国卫国、许国、滕国攻打郑国。郑国向楚国求救,于是变成宋、楚两个大国的正面交锋,结果,宋国打了败仗,也耗尽了国力。

这场“仁义之战”为什么是由宋襄公开启呢?

首先,宋襄公认为自己是天下霸主,要出面承担“尊王攘夷”的重任,故挑起战事。早年间他帮过五霸之首的齐国。彼时,齐桓公逝世,五子争权。其中小时候被宋襄公抚养过的的齐国公子昭向宋襄公求救,宋襄公拥戴公子昭为齐孝公,成功化解齐国危机。由此,宋襄公便认为自己能继承齐桓公的地位,可以“尊王攘夷”,号令天下。 其次,宋国始祖是殷商贵族微子啓,弃殷投周后受到周朝的礼遇,得到了宋国这块封地,也被允许用天子的礼乐制度祭祖,因此成为地位最高的诸侯国。这样的“身世”,让宋襄公志得意满,认为一切不合礼乐之事,自己都有权干涉。


此外,宋襄公曾经受过楚国的侮辱,因此对臣服楚国的郑国没有好感。宋襄公曾仿照齐桓公,举行过一次诸侯会盟,称为“鹿上之盟”。席间为了“以德服人”,他没有携带任何兵器,还找来了当时觊觎中原的“蛮夷之邦”楚国前来开会。楚成王表示不愿承认宋襄公的霸主地位,挟持宋襄公攻打宋都商丘,后来在宋襄公庶兄司马子鱼的拼死抵抗,以及鲁僖公的调停之下,楚成王才罢手,放走宋襄公。于是,自以为上承天命的宋襄公,怀着复仇的心思,决定攻打与楚国交好的郑国。

因为宋国在“鹿上之盟”出丑的事,几乎人尽皆知。郑国跑去向宋国的宿敌楚国求救,楚成王立即带兵登场,与宋军会战于宋国国境边上的泓水之畔。楚军渡河之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宋军杀个片甲不留,宋国不仅卫兵尽数战死,宋襄公自己也被伤了大腿,落荒而逃。


为什么这场战争在短短一瞬就高下立分呢?

宋襄公虽然号称是齐桓公的继承人,但他只学习齐桓公号召诸侯的方式,也借着扶持齐孝公的契机自封霸主,根本没有霸主的实力。论国力,宋国远不如盛世时期的齐国,不曾实施过变法,没有真正的军事实力,一直沉浸在墨守成规的礼仪氛围之中,论人才,也不如齐桓公有管仲、隰朋、鲍叔牙、宾须无等优秀人才。相比之下,楚成王以好斗闻名,相继攻下贰、谷、绞、弦、黄、英等国,有坚强的军事团队,也有名相令尹子文的辅佐。连齐桓公称霸当年,也忌惮楚成王的能力,在久战胶着的情况下,签订“召陵之盟”和平条款,稍微牵制楚成王的野心,而未曾真正战胜过楚国。在战争时,宋襄公还想要维护仁义道德,不顾司马子鱼的建议,坚持拒绝袭击正在渡河的楚军,而是等到楚军上岸摆好阵型之后,才面对面正式较量。最后楚军将宋军团灭。宋襄公错过了最好的作战时机。

对于战争的失败,宋襄公还“死鸭子嘴硬”,口头不愿服输。根据《左传》记载,他兵败之后说了这么一段“名言”:身为一个君子,不可攻击伤者、老人与幼童。自古征战,从不在地势险阻之处迎战对手,哪怕殷商已然灭亡,我也会坚守这个原则,不会在对方还没有排好阵型之时,趁人之危,获取胜利。然而,这场战争决定的不只是一时的输赢,还有一世的胜负。泓水之战几乎耗尽了宋国国力,使得宋国一路衰退,到最后无人问津。而楚成王则一战成名,自此坐上霸主之位。


为什么泓水之战能彻底改变两个国家的地位?

宋国在这场战争之后,国势衰弱。其他小国便得知宋国的软肋,不再惧怕宋国,宋国也不敢再得罪楚国。楚国在打赢宋国之后,士气高涨,形成侵略性的战略风格,一时无人能敌,从南方一路攻打到黄河以北,最后出了一个比楚成王更加“生猛”的霸主楚庄王,问鼎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