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名人网 手机版
首页 > 人物百科 >

叛国投敌,掘墓鞭尸的伍子胥,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时间:2025-02-20 01:38:26

伍子胥对吴国来说,他是忠臣良将。对楚国来说,他是叛国者,更以掘墓鞭尸这样残忍不仁的方式报私仇,一直为人诟病。历史上的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

图片来自网络

出身名门,身世显赫

伍家在楚国世代官宦,是非常显赫的贵族。伍子胥的高祖伍参是楚国大夫,他的祖父伍举是春秋楚庄王时期掌管军事兵员的武职右司马,就是劝谏楚庄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那一位,父亲伍奢是楚平王太子芈建的太傅。按照这样的家世,伍子胥也将有一个不错的前程。可这时候,伍家的政敌费无极出来作妖了。

太子建很欣赏伍奢,这让费无极很不爽,一直琢磨着要搬到自己的对手。不久,机会来了。

父死兄亡,叛投敌国

秦楚联姻,原本要嫁给太子建的秦女来到楚国后,费无极为了巴结楚平王,就撺掇好色的楚平王自己娶了秦女。后来,费无极污蔑太子建图谋造反,昏晕好色的楚平王本来就因秦女一事与太子建有了隔阂,就想趁机废除太子。这时候,素来正直的伍奢极力为太子建辩解。

楚平王就将伍奢下狱。太子建也被逼出走他国。事情本该就此结束,可费无极不肯收手,害怕伍奢的儿子伍尚和伍子胥找他报仇,就劝楚平王斩草除根。

楚平王就以伍奢的性命要挟,说只要他们入宫见自己的父亲,就可以保他一命。伍尚和伍子胥一商量,知道这是圈套,伍尚执意入宫赴死,伍子胥则杀了来传令的人,逃出楚国伺机报仇。果然,伍奢和伍尚最终身死,而伍子胥历尽艰难逃到了吴国。

图片来自网络

十年蛰伏,终报大仇

伍子胥逃到吴国后,帮助公子光篡位杀死了吴王僚。公子光即位,就是吴王——阖闾。后来,伍子胥又向吴王推荐了孙武,帮助训练士兵。

公元前506年,阖闾拜孙武为大将,伍子胥为副将,发兵攻楚。吴军一路高歌猛进,打进了楚国首都——郢。可惜,楚平王已死,伍子胥心怀家恨,愤恨难平,就决定将楚平王的墓扒开。好友孙武和申包胥觉得伍子胥太残忍,劝他不要这样做,可伍子胥执意如此,为此,三人割袍断义。

伍子胥把楚平王的尸体鞭尸三百,捣坏了尸体的眼睛,砍下了头颅,算是报了仇。

图片来自网络

报仇雪恨,方为大丈夫

太史公司马迁评价伍子胥:“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悲夫!方子胥窘于江上,道乞食,志岂尝须臾忘郢邪? 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

司马迁对伍子胥是肯定的,说他是“烈丈夫”。我也是很认同的。

伍子胥忍辱偷生,在报仇后,一生忠于吴国,即使被吴王夫差赐死,也未曾背叛。如此恩怨分明,不算大丈夫么?至于报仇手段残忍,那楚平王杀害忠良就不残忍?引兵攻楚,只是吴国出于自己利益考虑,也是春秋诸侯混战的必然而已。

至于他掘墓鞭尸的做法,我觉得更没什么,杀一个活着的仇人和死了的仇人有区别?千万别说什么一笑泯恩仇,所谓“莫经他人苦,不劝他人善”,就是最好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