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名人网 手机版
首页 > 人物百科 >

看春秋战国——霸而不霸郑庄公

时间:2024-12-24 08:26:19

郑庄公,姓姬,名寤生,公元前757年生人,大周王族后裔。其祖父姬友是西周周宣王庶弟,受封于郑,史称郑桓公;桓公生子掘突,为郑国第二任君主,史称郑武公;武公生子原繁、寤生、段,姬寤生是嫡长子。

之所以取名“寤生”,是因为他母亲武姜生产时,他是脚先出来的。这种不正常现象使武姜十分惊惧,可能还造成了接生过程中局面混乱(难产的可能性很大),鉴于公元前的妇女生产危险程度,特别还是武姜第一次生孩子,能够母子平安,是不是应该给在场的产科医护人员点赞。

以当时人们对各种异象的迷信程度,武姜大概率会找卦师卜卦,得出的结论必定不会好,否则不会给孩子取“寤”(惊恐中醒来)这个字。所以武姜不喜欢她这个长子是姬寤生一出世就根植下来的。特别是姬寤生的同胞弟弟姬段出生(这个是顺产),这种看老大哪哪儿都不顺眼的厌恶便愈发没有掩饰。

姬寤生继位之前的成长过程,史书没有过多的记载。不过我们完全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构思这样一幅画面——餐桌上,母亲宠爱地把菜夹进小儿子碗里,眼角余光若有若无地落在大儿子身上,透着阴沉。大儿子看着满桌菜肴,伸出筷子停在一盘红烧肉上,求助的眼神投向父亲……

大抵是这样,有一位严苛、斥责多于慈爱的母亲,一个恃宠而骄的弟弟,姬寤生的童年及少年时期就是在这种畏畏缩缩、谨小慎微的状态中度过,对他成年后的性格养成形成深远影响,极有可能就是他虽然推开过霸业的大门,却终未披上霸主荣光的根源所在。

公元前743年,郑武公姬掘突病逝。姬寤生继位郑君,史称郑庄公。

身为嫡长子,继承父业是顺理成章的。史书中提到武姜溺爱幼子,屡次吹枕旁风,劝武公废长立幼。不过郑武公是郑国发展强大的奠基人,老婆大大的枕旁风没有起到效果。

要说郑武公对他的两个嫡子(原繁是庶出,没有考虑的可能)有多了解估计也说不清,毕竟他逝世的时候,两个嫡子也就10岁多一点,正是贤愚难辨的时候。

郑武公常年在洛邑担任周平王的卿士,辅佐君王,主持朝政,有时还要领兵讨伐不臣,可知他跟老婆孩子是难得一聚。之所以能对枕旁风丝毫不为所动,一则是他自身就是“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幼”的遵循者;二则是姬寤生防范意识太强,小心谨慎从未让人抓到过任何把柄(这在他之后逐弟囚母,与王对战中可以看出,礼和理这两个字,他总会牢牢抓住一个)。即使郑武公有废立之心,手上总要有一摞姬寤生的黑材料吧?无罪而诏,不说别的诸侯会对郑国口诛笔伐,就是郑国的文武大臣也不见得会答应吧。

反正不管郑武公怎么看待这个嫡长子,最终13岁的姬寤生在一片山呼“君上”声中顺利继位。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这是很多少年得志之辈的写照。

但姬寤生岂是常人?他又如何能剔除掉常人皆有的爱憎情仇的劣根?接下来这段“逐弟囚母”的操作可不是快意恩仇的痛快,而是长达二十二年的隐忍,手段腹黑到极致。

姬寤生继位不久,母亲武姜请求将重镇之邑封给姬段,未成功。然后又改口请封京邑,姬寤生答应了。

姬段自小被溺爱,从来就没看起过大哥姬寤生。他到了京邑,作威作福,干了不少坏事。因为没有人可以制止,所以京邑的老百姓给他取了个绰号叫“京城大叔”。

对于弟弟的不法行为,大臣们都颇有怨言,认为姬段是在破坏法纪,应该被惩处。姬寤生却一脸无奈地表示:这都是我母亲对弟弟的宠爱导致的,我作为儿子,也不能违逆了母亲的意思。

在姬寤生的有意放纵下(必须是故意的),姬段更加肆无忌惮,不仅超规格使用依仗,私自扩建城邑,还大胆吞并了京邑西部和北部的边境城市,强行纳入他的地盘。

郑国自郑武公以来,已经享受了几十年承平稳定。姬段的这些行为,极大地触怒了郑国的各个阶层。大夫公子吕对姬寤生说:您的弟弟姬段现在就是郑国的第二位君主,如果您还这样纵容他,我请求向您卸任,改去侍奉他。最好您也退位,否则郑国的百姓因为有两位君主共存,必然会造成动乱。拖得时间越长,民心也会改变的。

公子吕是姬寤生的心腹之臣,所以姬寤生才对他说出了实话:不怕,他的实力看起来越强,分崩离析的就越快。我要让他自取灭亡。

对于姬寤生说这话时的胸有成竹,除了能告诉我们他早就有了预案之外还能说明什么?他所欠的,苦苦压抑等待的,不就是姬段举起叛乱大旗的东风么?不就是以正义讨伐邪恶的大义么?

“欲将夺之,必固与之”。这是出现在老子李耳《道德经》中的文字。距离这本书出世的一百多年前,姬寤生为彻底打倒他的同胞弟弟所使用的手段,简直就是这段文字的最初注解。(现在应该是说:天要叫你灭亡,必先让你疯狂。)

在姬寤生步步退让的引诱下,姬段不满足于当二大王,开始筹措兵甲,训练军队,积聚粮秣,并派人联系武姜,准备袭击新郑(郑国都城)。得到消息的武姜不仅没有制止幼子的行为,反而很开心地答应袭击发动之时将派人打开城门,里应外合攻杀长子。

这种骨肉相残的狗血剧,估计最擅长写宫斗剧的也不敢这么写吧!

自以为亮出了最锋利獠牙的姬段,结局当然是早就注定的,不存在丝毫翻盘的可能。经文记载:郑伯克段于鄢。《左传》说: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其失教也。

鲁国的史官太酸。这仅仅是失教吗?妥妥的狼外婆和小红帽好吧!

这里要提到一个时间节点,姬段发动叛乱的时间是在公元前722年,距离姬寤生继位已经过去了整整二十二年。

二十二年的筹划隐忍,可怕吧?

姬段战败,逃亡共国,最后客死他乡。因为一直流亡于共国,史书上便称他为共叔段,“叔”是排行第二的意思。他的后人也改姓“公孙段氏”。

我们看姬寤生之所以能隐忍二十二年,归根结底,他的性格中有非常严重的自卑倾向,很怕自己所做的事情被看成是不正义的,很怕别人诟病他行为的正确性。所以他心怀阴暗,却选择站在阳光里,化身正义,才能为他的所作所为背书。(直白一点就是他想弄死你又不想别人有话说)如果没有他推泼助澜式的纵容,我相信史书上不会看到这样一出人间惨剧,也许不会再出现“欲将夺之,必固与之”这样高端又腹黑的权谋。

姬寤生按照早已设定好的版本达成了目标,其母武姜因此获罪流放。即使他对生母发出“不及黄泉,不想见也”这样狠厉的赌咒,也没有谁会因此说他不孝。数十年积怨,一朝清账,心情何其舒畅。

史书讲郑庄公姬寤生不久后就为这个赌咒后悔,因此颍考叔应时粉墨登场,中华历史长河中便有了“黄泉认母”的美谈。颍考叔建议挖地道,直至挖至地下泉水涌出,母子就可以在地道中相见了。

姬寤生非常欣赏这个方案。虽然此黄泉非彼黄泉,但老百姓谁会计较那么多?即使是再严苛的道德先生,也会为武姜被荣养而对姬寤生竖起大拇哥吧。

“黄泉认母”,姬寤生的自卑倾向起到了关键的主导作用。越是这样的人,越想当一个完人。放逐幽禁生母,虽然法理无差,但于人伦之道总还是有些瑕疵的。他既然想当完人,那么这场欢喜剧他就演得乐在其中。

很多史学家把郑庄公姬寤生看作是春秋小霸。何以称霸?有个成语叫“内圣外王”。王者,王霸也。外王,就是要向周边地区辐射自己的王霸之气,震慑四方,可以称之为“霸”。

公元前720年,也就是郑庄公姬寤生平定胞弟叛乱的后两年,郑国的军队两次抢收了温地及成周的粮食,这两个地方都是属于东周天子的王田。

这场军事行动大有看点。在研讨这场军事行动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回顾一下著名的“周郑互质”事件。

周朝因犬戎之乱东迁河南成周避祸,改成周为洛邑,史称东周。

天子东迁,申、卫、晋、郑、秦等诸侯都是出了大力的。其中郑国贡献极大,为了保护天子不仅郑桓公战死,连封地老巢都丢了。为了酬谢郑国,周平王任命郑武公担任了右卿(相当于内阁大臣次辅)。本来晋国国君任左卿(首辅),但是因为晋国发生内乱,因此晋文候回国,朝政大权便全数落在郑武公手中。话语权大涨的郑武公当然要培植本国势力,因此郑国势力在东周朝野得到快速发展。郑武公也不负重托,任职期间兢兢业业,出兵征讨不臣,维护了王室的尊严,很受周平王的倚重。到了姬寤生继任,郑国的影响力在东周朝堂上已然是一家独大。

周平王在位晚期,因为不能忍受东周朝廷几乎成了郑国的一言堂,于是就想提拔西虢公担任卿士以制衡郑庄公姬寤生。

上位者从来不担心手下天天吵闹,就怕手下抱成一团,铁板一块。手下各有山头,上位者才能稳坐高位,当一个仲裁者。

但是周平王小觑了郑国势力的渗透,这个计划还没实施,姬寤生便得到消息并在朝堂上当众质问周平王——你要不信任我就明说,不要背后搞小动作好不好?

这可让周平王大大难堪了一把,又不敢承认,只能满口跑火车。

就好比你开了一家公司,请来王大当副总,公司的行政、业务、财会一肩挑,你只管到年底收钱就行。王大抓全面工作一抓十几年,有一天你突然想这个王大权力太大,想再请个人来负责财务。王大知道这事立马不干了,直接一张辞职报告甩你桌上,你敢跟他翻脸吗?我敢保证还没等你找到人来接手,公司就要垮掉。

周平王就是这样一副囧样,一个劲地否认:没这回事啦!老弟你放心,好好干,年底哥哥给你加薪。

姬寤生怎么可能就这么轻易被打发,可以想象当时朝堂上郑国一系的官员占了绝对上风,甚至卫戍宫廷的禁军也都在人家的掌握之中,他根本不怕翻脸。

被人拿着鞋底啪啪打脸的周平王抱着先混过今天这一关的念头,说:既然老弟你还不相信,那我把我儿子王子狐押给你当人质总行吧!

天子向诸侯押质,这事放在后世也是稀罕事,他也不怕大周朝的列祖列宗半夜来掀他的被子呦。

这个提议让姬寤生都为之一滞,心说:人才啊!这都想得出来?王子到我郑国当人质,那我郑国的脸可就大了去了。不行不行,我要这么答应的话,以后史书上肯定写我以下犯上,臣子逼迫君王,戏文里我就成白脸了呀!

既然不能这么答应,又想给自己长个大脸。姬寤生眼睛一转,说:既然王子狐要去我郑国考察学习,那我也派我的儿子忽到洛邑来学习深造,你看如何呀?

这就是“周郑互质”事件,给天下诸侯上了一课——原来贵为天下共主的周王也会在强大的诸侯面前吃瘪服软。只要自身实力强,天子算个球啊?东周二十五位天子,大多数沦为某诸侯手中的吉祥物,未必不与首任君王周平王有关哦。

经过这件事,丢尽脸面的周平王没多久就在郁郁中咽下最后一口气。公元前720年3月24日,周平王姬宜臼结束了他长达五十一年的统治,继位者是他的孙子姬林,史称周桓王。

周桓王继位时应该在三十岁左右,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他勤勉朝政,努力摆脱郑庄公姬寤生对朝政的控制。继位伊始,便正式将他爷爷想干没干成,还被啐了一脸唾沫的那件事提上了议事日程。

这下又捅了马蜂窝。姬寤生将周郑互质的协议卷巴卷巴丢进垃圾篓,狞笑说:好小子,玩横的是吧?既然你不讲信用,那我今天就替你早死的爹好好教教你怎么做人!

因为周王单方面撕毁协议,所以郑国军队在大夫祭仲的指挥下,分别于四月和八月抢收了东周王田的粮食。当地驻军对此根本连泡都没敢冒一个(史书没有记录发生战斗),显然不管是人数和装备,让当地驻军完全兴不起一丝反抗的念头。

这招可谓狠毒,差点没将周桓王整得全年吃土。不过立志中兴的周桓王并不甘心就此臣服于郑国的淫威之下,为了坚持斗争,他派出手下前往各诸侯国催取奠仪(周平王葬礼的礼金。这个时候周平王的葬礼还没有正式举行,意思就是人还没下葬,先给钱。)

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更是其乐无穷。

周桓王与姬寤生在朝堂上相互使绊子,下黑手。周桓王毕竟占据了大义的高度,慢慢笼络到了一批人,郑国势力一家独大的局面被逐渐扭转。

因为朝堂上的失人失地,姬寤生决定向周桓王展示一下郑国强壮的肌肉。公元前717年,郑国军队攻打陈国,击溃陈国军队,缴获极大。姬寤生拿着这些缴获,朝见周桓王,还举行了盛大的朝见仪式。其实就是向周桓王示威,因为陈国一直都是亲王派。

对于郑国这种杀鸡给猴看的拙劣伎俩,周桓王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随着朝堂上的争斗日益白热化,姬寤生没有拘泥于朝堂上的得失,他的眼光始终投向的是朝堂之外的广阔天地。

姬寤生还担任东周卿士(首辅)期间,假借王名,实施了远交近攻,借强制弱的外交策略。一方面他结好齐、鲁等东方大国,另一方面集中力量打击宋、卫、陈、蔡等实力较差的邻国,发动数次战争都取得了胜利,同时地盘也得到了扩张。

公元前715年,为了巩固与鲁国的同盟,同时给鲁国与周桓王之间栽下一根刺,姬寤生派人到鲁国,商议将郑国祭祀泰山的祊田交换鲁国的许田,舍弃祭祀泰山而祭祀鲁国先贤始祖周公旦。

因为泰山是天子祭天的场所,郑国不向泰山祭祀就是在向周桓王发出严重警告,政治影响极大。虽然这件事鲁国没有马上答应,但是周桓王闻讯依然怒不可遏,果断下令西虢公担任卿士,进京参政。

双方互撕脸皮了。至此周郑交恶,斗争由暗转明。

得到消息的姬寤生估计内心是极度郁闷的。他本以为周桓王不敢真的撕破脸皮,谁曾想对手就是一愣头青,完全没有跟他坐下来谈的意思。也就是他太想当个完人,不然周桓王坟头草都有人高了。君不见少、献二帝乎?

俗话说“双拳难敌四手”,周桓王在西虢公的配合下,加快了剪除朝堂上郑国势力的步伐。公元前707年,周桓王一纸诏命,剥夺了姬寤生左卿的职务,一撸到底。史书记载“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

对此姬寤生予以激烈回应,拒绝朝见周桓王。(老子不陪你玩了!)

同年秋天,周桓王藉郑国不朝的不臣行为为由,召集诸侯讨伐郑国,春秋早期著名的“繻葛之战”打响了。

这场战争其实在发动之前就已经毫无悬念。我一直好奇周桓王哪里来的底气发动这样一场国运之战?也许是政治上的成功夺权蒙蔽了他本应睿智的眼睛。

东周占据的洛邑,国土面积狭小,方圆几百里而已,战争潜力其实很一般。打仗无非就是人、钱、粮,这三者东周与郑国的差距不要差的太多哦。

郑国经过郑武公及郑庄公两代明君的治理,国土面积幅员千里,国内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因为经常参与征伐小诸侯国,也使得郑国的军队得到了足够的锻炼,称百战之师亦不为过,是当时实力极为强劲的诸侯。

按周制,天子可拥六军,大诸侯三军,中等诸侯两军,小诸侯一军,每军编制12500人。周朝东迁后对天下诸侯的控制力减弱,有点实力的诸侯都不会拘泥于礼制的规定。所以郑国国力强大,又临朝辅佐两代君王多年,编三军那是不在话下的。

至于是否满编超编,这个可以参考八路军改编的时候,老蒋只给了3个师的编制。但八路军到底有多少可战之兵,老蒋只怕是猜不出的。至少郑国主力作战人员就可达37500人。

反观东周。朝政长期被外臣诸侯把持。虽然周桓王成功拿回了权力,但长达十几年的内斗也会让人才大量流失。能在彼时朝堂上站稳脚跟的,只有那些只会溜须拍马、见风使舵的骑墙派比较擅长。

内政上缺少大量优秀基层干部,民生经济可想而知。从周平王一死,周桓王就急着派人去各诸侯国索要奠仪这点,就可知东周朝廷的国库已经空虚到了十分窘迫的地步。

虽然天子可拥六军,但要养活一支近八万人的军队,估计卖掉周桓王的底裤也难以办到,更不要说还要配备所需的兵甲、战车、马匹等一应烧钱玩意。总不能说临时召集八万名农夫,扛起锄头就是一支军队,就可以拉上战场干架吧?

所以,周桓王伐郑,出动了三军。跟郑国这样的强国交战,周桓王不敢有所保留,必然要全力以赴去打这场国运之战(打输了他也知道后果),这应该是他所能调动的极限力量。另外,他还征召到了陈、蔡、卫三国的军队参战。

双方在繻葛地区拉开架势。

会战之日,周桓王命虢公林父领右军,节制蔡、卫两国军队;命周公黑肩领左军,节制陈国军队;他自领中军,向郑军发起进攻。

姬寤生可不像周桓王是战场初哥。他听从公子子元的建议,一面抵挡住周桓王的进攻,一面派出精兵强将全力猛攻陈、蔡、卫三国的仆从军队。被击败的三国军队四散奔逃,又冲乱了左右两路周军本阵,导致周军左右两军接连被击溃。获胜的郑军放弃追逃,从两侧夹击周桓王所在的中军,抵挡不住的周军全线溃败。

乱军之中,郑国大将祝聃一箭射中周桓王肩膀。本来还要追击,却被姬寤生制止。

姬寤生这样说:我们本来就是为了保家卫国才进行战斗,哪里还敢欺凌天子呢?(是怕头小待不下弑君这顶帽子吧?万一祝聃这脑袋里面长肌肉的家伙把周桓王生擒活捉,呵呵,我都觉得场面必定会很精彩。)

每读到这里,我总从中嗅到一丝熟悉的牌坊味道:如果姬寤生不想开战,只需派人向周桓王表达足够的恭顺,拿出一定的赔偿。我不觉得周桓王敢冒让天下诸侯寒心的风险,坚持向一位为周朝辛苦服务了几十年的臣子发动声势如此浩大的战役。总之,姬寤生同学他是有成为完人标杆的理想的。

当夜,姬寤生派了大夫祭仲作代表,到周军营地内慰问受伤的周桓王。

至此,“繻葛之战”以周桓王失败受伤落下帷幕,东周朝廷的影响力被进一步削弱。同时郑庄公姬寤生也达到了人生巅峰,个人威望上升到顶点。

这场战争就像一个笑话一样。周桓王战前根本都没有仔细对比过双方的实力差距,诸如士兵的训练、将领的指挥才能、主力与协从部队的统一调度及配合,这些问题通通被他选择性无视,幻想着王者之师将敌人一鼓击溃,这实在是太儿戏啦。

郑庄公姬寤生在位四十二年(公元前701年病逝),东周与郑国主弱臣强。他假借王命,打击异己,结盟大国,吞并小国,不断从东周这颗大树上汲取养分壮大本国的力量。他这套玩法,被后来齐国管仲归纳为“尊王攘夷”,并以此辅佐齐桓公更进一步地召集天下诸侯会盟,彻底地甩开了周天子,成就霸主之名。其后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相继登上霸主舞台,将一部《春秋》史册渲染的波澜壮阔,缤纷绚烂。

郑庄公姬寤生因为性格中的某些成分让他过于爱惜名声,没有踏上会盟制霸之路,但他在当时却有霸主之实。霸而不霸,故称之为小霸,姬寤生名副其实。他政治开明,选贤任能,鼓励农商,繁荣经济,称得上有道明君;为人有城府,够隐忍,尊孝悌(他的庶兄原繁一直都受到他的重用),奉忠义,道德无亏。如果不去深究他内心的阴暗,确实是很值得褒扬的完人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