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名人网 手机版
首页 > 人物百科 >

为什麽同行大多讨厌毕加索?他是怎样的人?

时间:2024-10-20 08:03:50

Pablo Picasso 毕加索

为什麽同行大多讨厌毕加索?

是天妒英才?既生瑜,何生亮?还是名不符实?和毕加索同期的艺术家几乎对他都无好评,到底是为什么呢?

我们先来看看他的生平,再思考可能原因。


毕加索的生平

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年出生在西班牙,他的父亲是一位画家,毕加索从小就非常喜欢画画,也画得非常好。

十几岁的时候,毕加索去巴塞罗那和马德里等大城市学习艺术。他的艺术天分,让他很早就成为出色的年轻画家。16岁时,他画了一幅《科学与慈爱》,这幅画使他声名大噪。

普遍对他绘画时期的分类:

1、蓝色时期 毕加索搬到巴黎,开始了一段“蓝色时期”的创作风格,这段时间他的画里用了很多蓝色,看起来有些悲伤,毕竟那时候他的生活并不容易。

2、粉色时期 接着,毕加索的画里开始使用粉红色和橙色,他的画变得明亮、快乐,这段时期被称为粉色时期或玫瑰时期。

3、立体主义 毕加索和乔治·布拉克一起发明了新的画画方式,被称作“立体主义”。把东西分成很多小块,切成不同视角,这种画法很新奇,有人喜欢,有人不理解,产生两极评价。

毕加索一生中创作了很多不同风格的作品,,不断突破自己,甚至每隔一段时间,就颠覆自已之前风格,人们正要学习追赶,他却变了。不仅绘画,他也做雕塑、陶艺和版画。他在世时就非常有名,算是一位名利兼得的艺术人。住过很多地方,最后在法国定居。1973去世,享年91岁。

Pablo Picasso 毕加索

分析起来,同年代的同行讨厌毕加索,

可能是以下几个原因:

1. 他太创新了:

毕加索是当代艺术先锋,特别是立体派的创始人之一,他使用非传统形式、色彩和构图,挑战了当时艺术的许多坚持,让传统艺术理念的画家和评论家感到不安和排斥。

2. 个性因素:

毕加索以傲慢自大闻名,放在现代,可能有贾伯斯或马斯克给人的感觉,他对批评者不屑一顾,并对自己的艺术充满信心。这种态度可能引起同行的摩擦和敌意。

3. 风格急剧变化:

因为自己风格变化太快速,让评论者难以接受,他们可能更习惯一个作者延续自己风格,有连贯、一致性。

4. 商业成功带来的忌妒:

在世时就已经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和国际声誉,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些同行的嫉妒和不满,尤其是那些没有获得同等认可的艺术家。甚至认为毕加索的出现改变了艺术创作和评价的标准。

这些观点如何?各有道理吧!

Pablo Picasso 毕加索


我们以作品说话,看看几幅知名作品:

毕加索有许多著名的作品,整理了其中5幅

1.1907年的《亚威农少女》 (Les Demoiselles d'Avignon)

《亚威农少女》 (Les Demoiselles d'Avignon)

画作中五个站在一起的女人,以几何形状和不对称的脸来表现她们。这幅画是立体主义的开端,独特的视角,改变人们看待艺术的方式。

2.1921年的《三个音乐家》 (Three Musicians)

《三个音乐家》 (Three Musicians)

三位音乐家在一起演奏乐器,立体主义的风格,像是拼贴在一起的几何形状,充满了活力和趣味。

3.1932年的《梦》 (Le Rêve)

《梦》 (Le Rêve)

描绘了毕加索的情人玛丽·沃尔特,她闭着眼睛,好像在做梦。画面柔和,线条流畅,充满了浪漫的感觉。

4.1937年的《格尔尼卡》 (Guernica)

《格尔尼卡》 (Guernica)

这是幅巨大的壁画,描绘西班牙内战期间,一个小镇被轰炸的惨状。画中充满了悲伤和痛苦的形象,表达了对战争的控诉,画家试图透过作品和自己的名气,来传替对战争的不满。

5.1937年的《哭泣的女人》 (The Weeping Woman)

《哭泣的女人》 (The Weeping Woman)

一位正在哭泣的女人,色彩鲜艳,但表现出深深的悲伤,同样强调战争带来的痛苦。

这些作品展示毕加索不同阶段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理念,从早期的立体主义到个人生活,后来对战争的反思,作品在当代就拥有巨大影响力,也为后世留下独特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