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名人网 手机版
首页 > 人物百科 >

春秋第一名相 • 管仲

时间:2024-12-15 10:02:00

管仲姓姬,管氏,名夷吾,字仲。春秋时期齐国颍上(安徽省颍上县)人。他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早期法家代表人物。因辅佐齐桓公成就一代霸业被称为“春秋第一相”。

管仲

管仲从小家贫,生活过的很苦。他年轻时认识了鲍叔牙,而鲍叔牙父亲是齐国大夫,家境优渥,不嫌弃家境贫寒的管仲。管仲提出合伙做买卖时,鲍叔牙马上同意并主动掏出本钱。经商亏本时,鲍叔牙就兜底,赚了钱,管仲总是多分给自己,少分给鲍叔牙,鲍叔牙也从不和管仲计较。后两人到齐国从军,管仲和好友鲍叔牙分别做了齐国公子纠和公子小白的师傅。

管鲍之交

齐襄公时期,齐国政局动荡,为保护两位公子,管仲和公子纠跑到鲁国避难,鲍叔牙与公子小白跑到莒国避难。公元前686年,齐国内乱爆发,齐襄公被叔伯兄弟所杀并篡位,篡位者又被齐国贵族杀害,一时间齐国面临无君的混乱局面。两位公子得知情况后,都想尽快回国继承王位。公子小白先行一步登上了国君的宝座,而公子纠却被杀害于鲁国,管仲也被押送回齐国。管仲因不能为公子纠尽忠而惭愧不已,这时他的好朋友鲍叔牙劝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立大功的人往往不需他人谅解。经鲍叔牙力荐,管仲得到了齐桓公重用。

管仲拜相

管仲来源于生活底层,经历了生活的各种艰辛,对历史和现实都有深刻的观察,这对他辅佐王业,遇事全盘考虑极其有利。管仲的改革,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方面,其中最核心的是他打造齐国万众一心的精神,推行适合战争的国家体制。齐国在管仲的治理下最终成就了霸业。

  齐国当时四民杂处,士农工商杂居在一起,不利于国家的发展。管仲提出按职业归属来居住,士和士居住在一起,商和商居住在一起,以此类推,同一个领域的人生活在一起,以“定民之居”。就这样,他们各自的后代也都在家业传承中成长,这种熏陶对后代的成长是很有利的,后代人会不断继承祖业而有所作为,这就叫以“成民之事”。这样民众杂处的问题解决了,民众有固定的居所,有世代相传的产业,国之根基就得到了解决。

在稳定了民心后,管仲推行“叁其乡伍其鄙”的行政规划,并将军令寄于内政。西周时推行封建制,提倡有能耐的皇亲国戚带领族人去周边开荒拓土,建立自己的“国”。齐国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军队最初就是自己的族人组成的,他们也是齐国最早的贵族。管仲把国之内的人划分成三部分,齐桓公亲自率领五个乡,另外两个大夫各率领五个乡,这就是“叁其乡”;“伍其鄙”就是把在野的人分成五个属,用各个大夫来统领这五属。每个乡和每个属抽调两千人组成军队,总共是三万人的军队。这些都是齐国的精锐部队。古代规定,只有贵族才能参加战争,这就激发这些人的荣誉感,贵族有自爱的品格。管仲就是沿着这种思路来打造齐国的军事精神,这是一种强兵思路。齐桓公执政四五年后,齐国陆续打败周边的一些小国,开始强大起来。

《史记》记载,管仲“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齐鲁会盟的时候,鲁国大臣曹刿抓住齐桓公,拿着匕首指向齐桓公说:“你们一个大国欺侮我们一个小国,侵占我们土地太多了。”迫于无奈齐桓公答应归还鲁国一些土地,曹刿这才作罢。后来齐桓公想反悔,管仲劝说:我们齐国要拉拢一些国家才能成就霸业。对齐桓公不利的事情,经过管仲的转化,齐鲁会盟,达成了对齐国有利的事。

管仲提倡发展经济,规定国家铸造钱币,积财通货,设“轻重九府”,观察年景丰歉,人民的需求,发展陶瓷,炼铁等。管仲利用齐国靠海发展渔业、盐业,他还鼓励老百姓与境外的贸易。

管仲面对当时“竭泽而渔”的经济开发,为了有效利用齐国的林木和渔业资源,制定了“山泽各致其时”。这是历史上最早的自然环境保护法,禁止人们为了眼前利益而滥伐滥捕,保护了树木和鱼类的正常生长,因此生态环境很好。

齐国经过了内政、经济、军事等多方面改革,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实力。这时管仲向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方略,以诸侯长的身份,挟天子以伐不服。

周王室虽然走向衰落,但仍是天下共主。自周平王东迁以来,诸侯不去朝拜,这是缺乏宗族法度观念。大王可乘此机会高举“尊王攘夷”旗帜,打击蛮夷,使中原免受侵扰,四海诸侯必定会臣服于您。就这样齐国渐渐奠定了霸主地位。

周襄王七年(公元前645年),为齐国呕心沥血的管仲患了重病,齐桓公去探望他,并询问谁可以接相位。齐桓公欲任鲍叔牙,管仲诚恳地说:“鲍叔牙是君子,但他善恶过于分明,见人之一恶,终身不忘,这样是不可以为政的。”

齐桓公问:“那易牙怎样?”管仲说:“易牙为了满足国君的要求不惜烹了自己的儿子以讨好国君,没有人性,不宜为相。”齐桓公又问:“开方如何?”管仲答道:“卫公子开方舍弃了做千乘之国太子的机会,屈奉于国君15年,父亲去世都不回去奔丧,这样无情无义的人,如何能真心忠于国君?国君应疏远这种人,更不能任其为相了。”齐桓公又问:“易牙、开方都不行,那么竖刁怎样?他宁愿自残身肢来侍奉寡人,这样的人难道还会对我不忠吗?”管仲摇摇头说:“不爱惜自己的身体,是违反人情的,这样的人又怎么能真心忠于您呢?请国君务必疏远这三个人,否则国家必乱。”管仲说罢,见齐桓公面露难色,便向他推荐了为人忠厚,居家不忘公事的隰朋,说隰朋可助国君管理国政。

齐桓公终究对管仲还是信任的,他答应管仲,回去后就按他的建议执行。管仲交代完遗言,就安详地去世了。齐桓公当即便将易牙等人赶出了宫中。

可是没过多久,齐桓公就发现,身边没有一个拍马屁的人,周围到处都是直言的谏臣,吃饭也不香了,平常生活也没了乐趣。坚持了三年,他实在是忍不住,就将那三人重新召了回来。

第二年,齐桓公病重。易牙、竖刁相与作乱,堵住宫门,筑起高墙,不让齐桓公与外界有任何联系。齐桓公想要喝口水都没有,最后他仰天长叹,悔恨地说:“如死者有知,我有什么面目去见仲父?”说罢,用衣袖遮住脸,活活饿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