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名人网 手机版
首页 > 人物百科 >

汉末最胆小的诸侯,有着最窝囊的死法 汉末十三州州牧之冀州

时间:2024-09-25 09:26:49
我们都知道,汉朝天下被分为十三州。汉灵帝时,为镇压农民起义,再设州牧,至此州牧就成为汉末一州掌军政大权最大的官员。在董卓之乱时,各州的州牧是谁?又会在乱世之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呢?本文讲的是在董卓之乱(189-192)时,冀州牧韩馥的故事。

富饶的冀州土地

按《后汉书 郡国志》记载,冀州东汉时领九个郡国:魏郡、钜鹿郡、勃海郡、常山国、安平国、河间国、中山国、赵国、清河国,县、邑、侯国共一百。治所魏郡邺县(今河北临漳县西南),辖区包括今河北中南部、山东西北部、河南北部、山西东部。

东汉冀州地图,来自谭其骧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点击查看原图可查看大图

永和五年(140年)时,冀州总户数为908,005户,总人口为5,931,919人,比隔壁的幽州多出两倍都不止。其中人口最多的渤海郡,郡治南皮(今河北南皮常庄)共132,389户,总人口为1,106,500人,比并州、凉州这些州一个州的人都多。难怪袁绍在与董卓决裂后,要跑到渤海去,因为好征兵啊。

冀州是古代九州之首,东汉十三州里最为富庶的大州之一,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口众多。袁绍在击败占据幽州的公孙瓒后,控制了冀州、幽州与青州的大部、并州的一部,因此成为最强盛的势力。而曹操在击败袁绍父子后的约205年,曾对冀州别驾从事崔琰说:“昨夜查户籍,得到三十万之众,所以冀州称得上是大州。”这里的“三十万之众”指的是冀州可以出这么多兵。

阴错阳差当上冀州牧

韩馥,字文节,颍川郡(治今河南禹州市)人。颍川郡为东汉士族重镇,名士辈出,有以陈寔、陈纪、陈群等闻名的陈氏;以荀淑,荀彧,荀谌等闻名的荀氏;以钟繇、钟会等闻名的钟氏,以及包括赵俨、辛毗、杜袭、徐庶、戏志才、郭嘉等一大批在历史上闪亮的名字。到了东晋南北朝时期,颍川郡走出的王、谢、崔、卢等士族还在影响中国政治的导向,前后竟绵延了数百年。

颍川韩氏其实也是名门望族,不过到了汉末风头已经被南阳韩氏给盖过,韩馥出生在这里,想必早年间还是少走了些弯路,到189年董卓进入洛阳这会儿,韩馥在洛阳当御史中丞,负责监督朝中文武百官,确保政令和法律的实施。

董卓把持朝政后,在尚书周毖、城门校尉伍琼等人的建议下,拜尚书韩馥为冀州牧。其实周毖、伍琼他们并不是为了董卓好,他们和袁绍是一伙儿的。之所以鼓动董卓把韩馥指派为冀州牧,是为了拉拢朝廷外的反董力量。而且韩馥还有个过往的身份,他是袁氏家族的门生。

电子游戏《三国志12》中的韩馥

不久后,袁绍因废帝问题与董卓决裂,逃奔冀州,被董卓封为渤海太守,受韩馥节制。显然,袁绍选择冀州逃亡的原因就是因为韩馥在那儿,但山中容不下二虎,顶着袁家“四世三公”名号前来的袁绍说是来投奔,更像是取韩馥而代之的。

很快,局势就推着韩馥向他无法掌控的方向走了。东郡太守桥瑁假作三公通过驿站发送文书给州郡,请求各州派遣军队除掉董卓这个大恶人。初平元年(190年)正月,《三国演义》中的十八路,实际上是十一路兵马一同举兵,众人推举袁绍为盟主

这次起兵把韩馥身为一介文人的软弱性完全地展露了出来:他作为士人阶级,对董卓的所作所为,自然是不满的,但他作为一州的最高长官,又很难下决心将自己武装起来,投入到乱世的洪流中去。董卓,他不想惹;袁绍,他也惹不起,于是他召集部属商议,问大家说:“如今应当助袁氏呢,还是助董氏呢?”治中从事刘子惠严肃地说:“兴兵是为国家,如何说什么袁氏、董氏!”把韩馥说的是无地自容。

馥得移,请诸从事问曰:“今当助袁氏邪,助董卓邪?”治中从事刘子惠曰:“今兴兵为国,何谓袁、董!”馥自知言短而有惭色。

《英雄记》

在《三国演义》第五回中,华雄在诸侯阵前挑战时,韩馥说:“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但潘凤还是被华雄斩了。当然,潘凤是个完全虚构的人物,不过作为韩馥的部下,要比韩馥本人还出名。

央视版《三国演义》出场的韩馥,不知为何姓名都不打出来

在真实时间线上,胆小的韩馥只是拥众在冀州与河内境界较近的邺城搞搞后勤补给,可以说韩馥是很不情愿地参与到讨董战役中,他惧怕袁绍危及自己,便一步一步减少对河内、酸枣联军的粮食输送,“侮贬节军粮,欲使离散”。军粮耗尽后,联军各自回到守地,但各军仍保持盟友关系。

要说韩馥这个州牧完全是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走到哪步算哪步,可也不尽然。就在讨董战役陷入僵局的时候,韩馥又和袁绍,鼓捣起换皇帝的事儿来了。他写信给袁术,说献帝不是孝灵皇帝(刘宏)的儿子,自己打算推举幽州牧刘虞,又称刘虞的功德治行,华夏少二,当今公室枝属无人能比得上他,

袁绍也写信给袁术说刘虞这个人很适合,你考虑考虑。但是一向没有远见,又不喜欢别人使唤自己的袁公路拒绝了两人的提议,曹操也公开表示废立之事不可接受。而如前文所述,皇帝“候选人”刘虞自己也严词拒绝,此事就不了了之了。

稀里糊涂把小命送

初平二年(191年),韩馥部将麹义反叛,麹义可能是韩馥手下最能打的一支队伍,所以韩馥和麹义过了几招发现根本打不过。

麹义的反叛,让袁绍嗅到了机会,于是他与麹义结交,共同反韩。不仅如此,袁绍帐下谋士逢纪献计道:“做大事业,不占领一个州,没法站住脚跟。现在冀州强大充实,但韩馥才能平庸,我们可以暗中与公孙瓒相约,让他南袭冀州。待他大兵一动,韩馥必然惊慌失措,再趁机派遣能言善辩的人去和他说明利害关系,不怕他不让出冀州来。”

现在遗存下的冀州古城遗址(来源:美篇 ID:好梦成真)

事情果然如逢纪所言,在公孙瓒的压力下,韩馥惊慌失措。然后袁绍派外甥高干与荀谌、郭图、张景明等人连蒙带吓,其中荀谌就说袁绍是当代的豪杰,必定不肯在您之下,而且公孙瓒带领燕、代的士卒,其兵锋不可抵挡。冀州是天下的重镇,如果两支军队合力进攻,会师城下,冀州的危亡立刻就会到来。袁绍是将军的故旧,并且又是同盟。眼下的办法,不如将整个冀州让给袁绍,袁绍必然对您非常感恩戴德,公孙瓒就不可能再同您相争了。这样将军有让贤的名声,自身地位比泰山还要稳固。希望您不要有疑虑。

哪怕韩馥这样的领导者,都会有一个利益团体的。长史耿武、别驾闵纯、骑都尉沮授、治中李历等人,就劝说韩馥不要让出冀州:

“冀州虽鄙,带甲百万,谷支十年。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奈何欲以州与之?”

《三国志·袁绍传》

绣像版《三国演义》中的韩馥

韩馥的都督从事赵浮、程奂率领一万能开硬弓的士卒驻守孟津,知道这个情况,率船数百艘前来“兵谏”。但是已经吓破了胆的韩馥一心想让出这个谁都要抢的冀州牧的位置,安稳做富家翁了。于是韩馥让出官位,搬到已经死于“十常侍之乱”的中常侍赵忠的故宅居住,派其子到黎阳给袁绍送去印绶从而让位。袁绍接管冀州后,给了韩馥一个奋威将军的空头衔,但既没有兵,也没有官属。

任何人都有仇家,韩馥也不例外。袁绍任命河内人朱汉为都官从事。朱汉原先曾被韩馥轻慢,心怀怨恨,这时又想迎合袁绍的心意,便擅自发兵包围韩馥的住宅,拔刀登屋。韩馥逃上楼去,朱汉捉到韩馥的大儿子,将他的两只脚打断。袁绍立即逮捕朱汉,将他处死。

有人说袁绍会杀了韩馥,但如前所述,韩馥是袁氏门生,又没有野心,老猫认为袁绍真就不会要了韩馥的命的,且当时也同意韩馥离开。犹如惊弓之鸟的韩馥投奔陈留郡太守张邈。后来,袁绍派使者去见张邈,商议机密时,使者在张邈耳边悄声细语。韩馥当时在座,以为是要算计自己。过了一会儿,他起身走进厕所,用刮削简牍的书刀自杀了,大约是在初平二年(191年)秋天的时候。

简牍想修改的话,就要用到书刀来刮削

韩馥所统领的冀州,论文,有审配、田丰、沮授等名士,荀彧当时也在冀州地界;论武,有麹义、张郃、高览等,后来也世称名将;论资源有“带甲百万,谷支十年”,但是摊在韩馥这样一个没本事的人手上,资源转化不成实力,以至于像荀氏家族这样的宁愿隐居,都不愿在其手下入仕。

主导了韩馥命运的权力,有的人想要,有的人避之不及,但一旦落到某个人的身上,那么这个人就不是他自己了,而是围绕着这个权力的共同体了。韩馥其人,其实非常类似于我们普通人,莫名其妙当上了冀州牧,然后在权力的重压之下想逃跑。然而权力没了,这个“权力实体”的生命,也没有了存在的意义。但即便如此,像韩馥这样自己把自己给吓死,也属实是汉末诸侯中最窝囊的死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