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名人网 手机版
首页 > 人物百科 >

古文观止:宫之奇谏假道——占便宜后的小侥幸,总会让人陷入绝望

时间:2024-12-28 15:50:49

此文选自《左传》,记录了晋献公向虞国行贿,以道为名,行灭国之实的一个历史事件。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假道伐虢”、“唇亡齿寒”,就是源于此历史事件。经过我们聪明的老祖宗们总结提炼,此次事件中运用的计谋与战略也成功地被选进了《三十六计》当中,不可谓不经典。可以说,此事件是我们了解历史,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必备常识之一。

以下是读书分享:

【原文1】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翫。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白话1】

晋侯(指晋献公)再次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宫之奇(宫之奇,也叫宫奇,虞国大夫,“之”是助词,放在名字之间,春秋时期颇多,如烛之武、佚之狐等)进谏说:“虢国是咱们虞国的屏障(表,外面,屏障),虢国若是灭亡了,虞国也必定跟着灭亡。不能引起(启,启发,引起)晋国的贪心,对军队(寇,军队)也不能放松警惕(翫,wan玩,疏忽,放松警惕)。一次已经很过分了(甚,过分),怎么可以再来第二次?谚语说‘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大概(其,大概)就是虞国和虢国这种情况吧。”

晋国与虢国的世仇

当初,在晋国内部乱成一锅粥的时候,虢国就总打着周天子的名义干涉晋国内政,在多方势力之间拉偏架,试图不让晋国统一,此其一也。

之后到了晋献公时期,因为之前晋国乱的太厉害,晋献公决心要解决这个问题,他觉得问题是出在宗室公子们身上,就因为公子们太多,而且势力太大,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内乱。于是,晋献公决定把宗室公子们全部杀掉。晋国的宗室公子们纷纷逃亡到别的国家避难,这其中就包括后来大名鼎鼎的晋文公重耳,而虢国就是接受晋国公子最多的国家之一,此其二也。

当晋献公在肃清了内忧外患之后,晋国开疆拓土,正准备南下逐鹿中原之时,他发现虢国又挡在了他的面前。此其三也。

由于地缘上的关系,晋国和虢国似乎天生就是一对冤家。虢国处处针对晋国,就是因为如果晋国强大了,虢国必然朝不保夕。但是,努力了这么久,还是没拦住晋国。现在晋国强大了,对于晋国来说,如何消灭虢国就成了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不灭你难消我心头之恨!

刚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就有个疑问,为什么晋国不先打虞国?就算打虞国的时候虢国会来支援,但似乎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看了地图我才发现,先打虞国根本行不通。因为晋国和虞国中间隔着中条山脉。如果晋国要出兵,要么就翻山越岭之后发现虞国和虢国的军队在山下等着他;要么就要绕着中条山穿越虢国境内去打虞国。显然都不可能。

但晋国的基本方针已经定下,活人不能叫尿憋死啊,晋国大夫荀息就想了个办法:

他冷静了分析了形势,得出结论:别看虞国面积小,但是人家占着重要的交通要道,挡着咱么就是出不去。所以我们必须把虞国拿下。现在虞公贪婪昏聩,而且虢国又与虞国在边境上起了摩擦,正是拆散虞虢联盟的好机会。

荀息指出:我们可以先用宝马和美玉贿赂虞公,等他收下了东西之后,再以帮助虞国收拾虢国的名义借道虞国,虞公肯定会同意的。

晋献公反驳道:第一,我舍不得我的宝马和美玉。第二,虞国有宫之奇在,他不会同意虞公这么做的。

荀息逐条解释:第一,虽然现在把东西送给了虞公,但是等把虞国灭了之后,你还可以再拿回来嘛,这就相当于是放他那一段时间。第二,宫之奇虽有大才,但是跟虞公的关系过于亲近,宫之奇的劝谏虞公是不会听的。

晋献公同意了荀息的计策,让他去虞国试一试。结果就跟荀息说的一样,虞公一看到宝马和美玉就走不动道了,不仅不听宫之奇的进谏,还发兵帮助了晋国去攻打虢国。晋国以摧枯拉朽只是攻占了虢国重镇下阳,给予了虢国沉重的打击,严重地削弱了虢国的实力。

这就是第一次假道伐虢。

虞公的想法

《古文观止》中收录的本文说的是距离第一次假道伐虢的三年之后,晋献公第二次到虞国来借道。

有了上一次的经验教训之后,宫之奇发现事情已经很严重了。

他对虞公全面地分析了局势,得出了一个非常正确的结论:如果虢国亡了,虞国也蹦跶不了几天了。

这似乎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但是虞公就是不听,我们可以试着站在虞公的角度上去分析一下可能的原因:

第一,他被物欲蒙蔽了双眼,晋国送的宝马和美玉已经彻底征服了他,拿人手短,古人诚不欺我。

第二,破罐子破摔了,从当时的形势上看,晋国南下似乎是不可阻挡的,虞国被吞并只是时间问题了,虞国和虢国的联盟也并不牢靠,且处于弱势地位,动不动还得看虢国的眼色,既然这样还不如尽早做个了断,给谁当小弟不是当啊!

第三,存在侥幸心理,或者说存在美好幻想。觉得现在晋虞两国已经处成铁哥们了,虞国还为晋国灭虢国这件事情上立下了汗马功劳,晋国是不会如此不讲道义,对他赶尽杀绝的。

反正不管是什么原因吧,虞公都配的上他昏聩的名声。

【原文2】

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偪乎?亲以宠偪,犹尚害之,况以国乎?”

【白话2】

虞公说:“晋国是我的同宗(宗,宗族,晋、虞、虢均为姬姓国,是同一祖先所出),岂能伤害我呢?”

宫之奇回答说:“当年的太伯(大伯,大通“太”,周太王的长子,周朝吴国之始祖)和虞仲(虞仲,周太王的次子,太伯的弟弟)都是周太王(大王,大通“太”,周朝的先祖,名公亶(dǎn胆)父)的儿子(昭,与下文的“穆”一样,都是宗庙中神主的位次),太伯出走(不从,出走,不跟随再侧),所以没有继承王位。

虢仲、虢叔(周季历之子,虢国之始封君)都是王季(周王季历,周太王之子,名季历)的儿子,又都是周文王(指姬昌)的执政大臣,都有功于周王室,受封时的典策藏于盟府(盟府,主管盟誓典策的部门)之中。现在晋国连虢国都想灭掉,对于虞国还爱什么呢?

况且它对虞国还能比对桓、庄的后代(桓、庄,桓叔与庄伯,桓叔为献公之曾祖,庄伯为献公之祖父,此文所提到之桓、庄之族是献公之同祖兄弟)更亲昵吗?桓、庄的后代有什么罪?竟成了杀戮的对象。不就是因为他们对晋侯构成了威胁(偪,通“逼”,威胁,逼迫)吗?至亲恃宠,威胁君位,尚且被杀,何况国与国之间呢?

思考的正确优先级

我们从虞公的话来看,很显然他是有侥幸心理的,而且还非常严重:

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

笔者认为,这句话其实有两层意思,其一是说,晋国灭了虢国之后,因为我们是亲戚,他是不会灭了我的国家的。其二是说,就算晋国灭了虢国之后,要接着灭了我的国家,看在我们是亲戚的份上,晋献公也不会加害于我,会继续保我荣华的。

不管是哪层意思吧,反正虞公就如同天真的孩子一般,把亲情挂在了嘴边,妄想着晋献公会念在亲戚的份上保他周全。

于是,宫之奇给他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宫之奇指出,历史上因为利益杀亲戚的事情还少吗?自周朝开国以来,谁不是沾亲带故的,你看他们因为亲情手软了吗?你跟晋献公再亲能亲过同族兄弟吗?人家连兄弟都杀,何况你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同宗了。

宫之奇的这段话也揭示出了一个真理,那就是——利益面前,人人平等。在利益面前,什么亲情、友情、爱情等等,都是不值一提的,这是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试图用情感的纽带挡住利益的巨轮,就好像是螳臂当车,而当你怀着侥幸的心理试图这么做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把感情看得越重,最后你伤的越深。

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句俗话:“亲戚别共财,共财断往来。”

而聪明的老祖宗们也教导我们要:“君子之交淡如水。”

回到本文,经过了宫之奇一顿吓唬之后,虞公似乎有所顿悟。但没想到的是,他竟然换了一个听起来更离谱的理由。

【原文3】

公曰:“吾享祀丰絜,神必据我。”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

【白话3】

虞公又说:“我举行祭祀,供品丰盛而又洁净(丰絜,丰,丰盛;絜,通“洁”,洁净),神明必定会保佑(据,依附、依靠,此处指保佑)我。

”宫之奇回答说:“我听说,鬼神对人并不分亲疏,只是保佑有德行的人。所以《周书》上有这样的话:‘上天对人并无亲疏之别,只辅佐保佑那些有德行的人(此处所引之《周书》已经亡佚,今此句见于伪古文《尚书·祭仲之命》)。’又说:‘黍稷所做的祭品并不算馨香,光明的德行才能香气远扬。’又说:‘人民不需变换自己的祭品,只有有德行的人进献的,鬼神才享用。’

如此说来,如果没有德行,百姓就不服从,鬼神也不享用他的祭品。鬼神所保佑(冯依,依靠,依从,此处指保佑)的,只是那些有德行的人。假若晋国吞并了虞国,而崇尚德行,进献它的祭品,鬼神还会把它的东西吐出来不成?”

皇天无亲

虞公一看亲戚路线应该是走不通了,开始走玄学路线,他觉得他祭祀活动搞的好,上天会保佑他的。

这时,宫之奇又给他泼了一盆冷水。告诉他: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上天不会偏向任何一个凡人,只有德行才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还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表达的也是差不多的意思: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道德经》

就是说,天地是没有情感的,它只会以它的客观规律去运行,万物该咋样就咋样,对天地来说没啥区别。

其实想想也好理解。当你试图用简单的,可复制的行为妄想换取有针对性的,不可复制的服务,这本身就是不切实际的。

就如宫之奇所说,如果虞国和晋国在祭祀中用的东西都是一样的,而虞国许的愿望是不被灭国,晋国许的愿望是灭掉虞国。这时候,上天会保佑谁呢?

生活中也是一样,如果烧香拜佛,祈求上苍就可以成功的话,那这么多人都想成功,上天应该让谁成功呢?

有些人会说了,那肯定是我烧的香不够多,我多烧点就好了。

相信我,您烧的再多,也会有人比您烧的多。咱就别费那劲了,还是比比德行吧。

回到本文,宫之奇的话说得已经很明白了,但是依旧驱散不走虞公的侥幸心理,这就没办法了。

【原文4】

弗听,许晋使。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冬,晋灭虢。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

【白话4】

虞公不听劝告,答应了晋国使臣。宫之奇便率领族人逃走了(逃难到曹国去了)。他说:“虞国来不及举行年终腊祭了。晋国就在这次军事行动中灭掉虞国,不必再次调动军队了。”

这年冬天,晋国灭掉虢国。晋师回来,驻扎在虞国,于是袭击虞国,把它灭掉了,并且捉住了虞公。

人生的选择

读罢本文之后,我发现宫之奇是个很奇特的人物。之前进谏的人,就比如说卫国的石碏、鲁国臧僖伯,臧哀伯父子、随国的季梁等。他们进谏完了之后,国君也不听劝,但也没有说一下就撂挑子不干了。

宫之奇就是个例外,他似乎觉得我已经尽了我该尽的义务,没必要陪着虞国一条道走到黑。你国君SB,我没有义务陪你殉葬。这似乎与我们印象中那种传统意义上的忠臣形象不相符。

从正面来说,这叫良禽择木而栖,从反面来说,这叫大难临头各自飞,反正怎么说都有理由,我们真的很难评判宫之奇的做法对不对。

这就留给我们一个思考题,如果你发现你服务的人或事情是错误的,你是会一条路走到黑呢?还是会及时止损,另寻他路呢?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

后续

分析完了此文,我们还要了解一下这个历史事件中蕴含的军事思想——三十六计之假道伐虢。

先上原文:

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困,有言不信。

翻译一下:

处在我与敌两个大国之中的小国,敌方若胁迫小国屈从于他时,我则要借机去援救,造成一种有利的军事态势。而小国面临着受人胁迫的境地时,我若说援救他,他在困顿中还会不相信我吗?

按语:

假地用兵之举,非巧言可诳,必其势不受一方之胁从,则将受双方之夹击。如此境况之际,敌必迫之以威,我则诳之以不害,利其幸存之心,速得全势,彼将不能自阵,故不战而灭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