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一世一双人——苏辙的爱情故事
苏辙(公元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时期官员、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生平介绍:
嘉佑二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位列执政。哲宗亲政后,因上书谏事而被贬知汝州,连谪数处。宰相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一生一世一双人:
至和二年(1055年)苏辙16岁,娶妻史瞿之女史氏。直到74岁去世,苏辙一直与妻子长相厮守,一生没有纳妾,可谓真正做到了“一生一世一双人”。
苏辙一生共有十个孩子,全是妻子史氏所出。
这些孩子中,有3个儿子和5个女儿长大成人,苏辙对他们的教育和婚嫁当然也十分负责。
北宋盛行厚嫁之风,为了让女儿们嫁得风风光光,苏辙家产花光,还欠了很多债。仅仅是幺女出家,苏辙就卖掉了几百亩地,全换成了嫁妆,陪送了九千六百缗。
为此,苏轼在写给朋友的信中还感叹过“子由有七女,负债如山积。”

做官期间,夫妻俩男主外,女主内,好不令人羡慕。相扶相守了半辈子,苏辙被贬,那时夫妻分离两地,他给妻子写了这么一首,平淡又真挚的诗。
寄内
与君少年初相识,君年十五我十七。
上事姑章旁兄弟,君虽少年少过失。
昏晨定省岁月短,五十还朝定何益。
忧深责重乐无几,失足一坠南海北。
身居阱中不见天,仰面虚空闻下石。
丈夫学道等忧患,妇人亦尔何从得。
归来旧许生白须,回顾惭君发如漆。
迁居汝南复何事,龟老支床随所掷。
相望一月两得书,闻君肺病久消释。
我经三伏常暴下,近喜秋风扫烝湿。
病除寝食未复故,相见犹惊身似腊。
刘根夫妇俱有道,去日饶君着鞭策。
译为:大意就是说俩人年少相识,史氏多年来随苏辙宦海沉浮没有一丝怨言,把家里家外都打理得井井有条,而且俩人感情也非常好,子由收到史氏寄来的家书,欣喜得肺病都好像痊愈了。
由此可见他们的感情真挚,令人称赞。是一位负责的丈夫,他对家庭的责任感和爱是非常深刻的,更是一位文学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