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93年,越王勾践兵败会稽山。按吴越协议,两年后勾践携范蠡入吴为仆。范蠡建议勾践养晦。勾践不惜尝吴王夫差的粪便来让其放下戒心。夫差心生怜悯,三年后放两人归越。勾践卧薪偿胆发奋图强,终于在公元前473年灭吴。夫差自杀。勾践北上同各诸侯会盟,勾践成为霸主。范蠡看透勾践的心思,知道和勾践只能共患难,
王安石 登飞来峰王安石(1021 年 - 1086 年 ),字介甫,号半山。宋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世称王荆公、临川先生、王文公。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 之一。作品集有《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等。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
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八月,工部郎中、知制诰王安石因丁母忧而解官居丧江宁,至英宗治平二年(1065)七月除丧后,朝廷屡次下诏召他回京恢复原职,他都没有应诏,一直闲居江宁。治平四年正月英宗去世、神宗即位后,朝廷又继续召王安石赴阙,但他仍然没有应命。直到治平四年闰三月,神宗起用王安石知江宁府,王安
他被世人称为“商圣”,曾三次发家获得千金,又三次散尽家财。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三致千金”的故事流传千年。他是如何发家致富的?我们从他身上又能学到什么道理。本期子牙童趣商将锦囊就带大家一起了解范蠡的故事。怀才不遇 远走他乡范蠡,出生于公元前536年,楚国人。范蠡家境贫寒,但酷爱读书,且天赋很高。为
进士及第,任职地方。王安石于庆历二年进士及第,荣获甲等第四名,自此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受家乡神童仲永事迹的启发,王安石自小便十分刻苦,乃至进士及第参加工作仍时常秉烛夜读。他先后担任过鄞县,舒州,常州的地方长官,任职地方期间亲力亲为,深知百姓疾苦,在鄞县实施过的青苗法也取得了成效,心底种下了改革的种子
卧薪尝胆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越王勾践也是我们自幼便熟知的历史人物。众所周知,越王勾践经过多年的勤勉努力,最终在关键时刻击败了吴王夫差,成为春秋五霸之一。这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众多忠诚的大臣和猛将的辅佐,特别是杰出的政治家和商业家范蠡。范蠡作为帮助勾践登上王位的关键人物,众多影视作品都赞誉过他的细
在我国历史长河中,有一位杰出的人物,尽管历史对他的记载并不多,但他的一生却如传奇般完美和成功。他就是范蠡,一位兼具政治家、经济学家、商业学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身份的传奇人物,后世尊称他为商圣。01古代中国历史上,鲜有人物能与范蠡相提并论,他在公元前536年出生于楚国的贫穷小村三户,从小家境贫寒。但范蠡
在中国政治社会史上,王安石是重要的改革家之一;在文学史上,王安石是成就卓著的“唐宋八大家”之一。近千年来,后世对王安石变法及其生平思想颇多关注,尤其是20世纪出现了诸多研究成果。不仅在国内,日本学者也一度对王安石变法非常关注,并有专著出版。其中,以研究中国思想史、道教史而知名的学者三浦国雄的《王安石
范蠡——华夏史上的智谋与财富传奇 范蠡,春秋时期楚国宛地三户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他被后世誉为“商圣”、“财神”,是中国古代商业文化的代表人物。 范蠡出生于春秋末期的楚国,虽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而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在勾践大败于会稽山时
提起王安石,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北宋著名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孰不知王安石可是当时一等一的厉害人物,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变法在史书上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笔。王安石虽然出生于仕宦家庭,但没有一点纨绔子弟的恶习,浑身都是优良作风。从小游历四方,对民间疾苦感同身受。他中进士后,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