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朝廷混乱不堪,规章制度更是犹如白纸。在当下形式之中,君王不像君王大臣不像大臣,进而愈演愈烈,越走越偏,最终形成了各地诸侯割据版图,各自为王的局面。各地诸侯为了争夺地盘,都拿出了看家本领各显身手,有人出身君王世家,凭借家族威望招来各路英雄,如公孙瓒、袁绍等人;也有人虽家境贫寒,却有传世的名声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黄巾起义燃遍华夏大地。茫茫黄沙中,一个英勇的将领浴血奋战,他独力击溃30万黄巾军,维护了汉室江山。然而,随着奸雄董卓篡权,他再次拔剑出征,斩尽董卓家族,肃清朝野。这位忠勇无双的汉将,到底是谁?他的传奇一生又经历了怎样的际遇?让我们一探究竟。绝世骁勇 破除黄巾盛年之时,皇甫嵩宛若一
东汉末年,名士、武将、谋臣辈出,这是一个以才能论天下的年代,而这些谋臣、名士却多是年轻一辈,老一辈大德之才已经退隐,不再出仕,以教授为乐,三国期间很多谋士也都是经过他们举荐,才显露于世。水镜先生——司马微司马徽,字德操,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为人清高拔俗,清静无为,有知人论世、鉴别人才的能力,受
汉末三国时期,由于军阀割据和战乱频繁,涌现了一大批杂号将军的职位。杂号将军听起来似乎很掉分,但是很多名将都是通过杂号将军升到重号将军的,这基本是一个必经的路子。杂号将军的官职,据并不完全统计,至少有上百种。今天,就来盘点一下,其中较为出名的5个杂号将军官职,以及至少20个担任过的人物。荡寇将军关羽2
刘宏(157年,一作156年~189年5月13日),生于冀州河间国(今河北省深州市)。东汉第十二位皇帝(168年2月17日-189年5月13日在位),汉章帝刘炟的玄孙。永康元年(167年)十二月,汉桓帝刘志逝世,刘宏被外戚窦氏挑选为皇位继承人,于建宁元年(168年)正月即位。刘宏在位的大部分时期,施
提起汉末乱世的幽州,估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那位被后世皇汉尊为“东汉战狼”的公孙瓒。当然,如果不是公孙瓒是刘备的大哥,赵云的上司,以公孙瓒的人品和办事效率,估计《三国演义》里都不会有这位的戏份。事实上,公孙瓒在幽州的作用其实是个负数,有他还不如没他呢,而很多人吹嘘公孙瓒维持幽州稳定如何如何,这其实都是一
前言吕布,这位三国时期的猛将,以其武艺超群和忠诚反复而闻名。然而,刺杀董卓之后,他的命运为何急转直下,又如何在乱世中获得兖州牧的地位?当他挥剑刺向董卓的瞬间,就注定了他将陷入一场更为险恶的政治旋涡。是什么力量推动他从一介刺客走向统治兖州的权力巅峰?在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权谋与阴谋?一、血溅长安:吕
这篇咱们写下之前没提过的交州。交州包含七个郡:北部四郡:郁林郡、合浦郡、苍梧郡、南海郡;南部三郡:的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南三郡后来渐渐脱离中原政权的控制,演变成了现代的越南。在两汉时期,因为交州地处偏远,人口稀少,朝廷主要通过两个据点来控制这块幅员辽阔、地形复杂的地区:番禺、广信。番禺地处珠三角
刘焉(?-194年),字君郎(《华阳国志》又作君朗)。江夏郡竟陵县(今湖北省天门市)人。刘焉是东汉末年割据益州的诸侯,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兴平元年(194年),刘焉在朝廷的长子、左中郎将刘范与次子、治书侍御史刘诞、征西将军马腾策划进攻长安,但密谋败露,逃往槐里。刘范不久被杀,刘诞亦被抓获处死。议郎庞
东汉末年,关东群雄起兵讨伐董卓,由此拉开了群雄割据的序幕。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等令人热血沸腾的故事,给这段历史披上了一层一层的华丽外衣。剥开戏曲、小说中的那些华丽外衣,史实中的“十八路诸侯”是什么情况呢?到底有哪些人?谁的官职最大?为什么推举官职并非最大的袁绍为盟主呢?反董诸侯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