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践:最大的阴谋家,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句话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一直被视为刻苦奋斗,不懈追求终究会取得胜利的名言金句。剧中的勾践也因为卧薪尝胆被很多人推崇,那么真实的勾践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卧薪尝胆
用勇士自杀扰乱敌军
勾践是夏朝禹的后人,出生在大越(浙江绍兴)。越国建立以后一直保持着相对传统的生产方式,与中原地区长期封锁,国力并不强。在前任越王允常去世后,勾践继任越王。
越王勾践即位,此时的越国正是权利交接时期,国内政权不稳定。长期与越国为敌的吴国趁此时机出兵讨伐越国,企图成就霸业,问鼎中原。
吴王阖闾亲自领兵与越军在檇李(今浙江嘉兴南)对峙,越王自知兵力不敌,硬碰硬很难取得胜利。勾践派出不惧死亡的勇士向吴军挑战,勇士排成三行走到吴军阵前,突然只见这排成三行的勇士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锋利匕首往脖子上一抹,鲜血飞溅。
这种大型表演现场直接将准备大战的吴军搞得一脸懵,而勾践则趁时机率兵快速的奇袭吴军,越国大夫灵姑浮用戈攻击吴王阖闾,斩落吴王阖闾脚拇指。越军乘胜追击,追击吴军七里,吴军士气低迷。
受伤的吴王阖闾因为伤势恶化很快就去世了,在去世前他将儿子夫差叫到跟前,嘱咐他不要忘记报仇。
兵败称臣
吴王夫差即位后整顿军队,厉兵秣马,先要报仇雪恨。勾践见吴王虎视眈眈,不顾范蠡地一再劝解执意先下手为强,结果却是兵败被俘。

战败后勾践非常担心自己会被夫差所杀,暗中给予吴国太宰伯嚭大量钱财美女,希望他可以劝夫差退兵。伯嚭的建议遭到伍子胥的强烈反对,他认为应该斩草除根。在伯嚭的建议下,夫差为了更好地统治越国,同意退兵和谈,但是勾践需要到吴国做人质。
吴王夫差为了侮辱勾践,给他安排了一个马夫的职位。勾践经常勉励自己:当初商汤被桀囚禁在夏台,周文王被纣王关押在羑里,晋文公重耳逃亡北翟,齐桓公小白逃亡莒,最后都称霸天下。这点委屈不算什么。
为了降低夫差的戒备,早日归国。勾践命人给夫差送去了西施,这西施原本是范蠡的红颜,但是勾践为了自己还是将西施送给了夫差。夫差每次上马车时,勾践都会弯腰让夫差踩在自己背上上去,表现得十分尊敬。
甚至有一次夫差生病,勾践亲自给夫差尝便,在二十四孝中也有儿子为生病的父亲尝便的情节,勾践的行为让夫差非常感动。夫差不顾众多大臣和伍子胥的反对,让勾践回到了越国。

收买人心,暗中谋划
归国后的勾践暗中积蓄力量,准备一雪前耻。为了收买人心,他将非常稀少的酒水分给百姓同饮,还大量认干儿子。在后来征伐吴国中,他的干儿子直接成了一支强军。整个军队中有超过6000人都是勾践的干儿子,超过了总人数的八分之一。
为了防止夫差起疑心,大臣文种给勾践提了七条建议,勾践在夫差面前一直表现得温顺和人畜无害,而暗地里去屯兵备战。
通过十年生聚,十年生息,勾践为了报仇隐忍了二十年。再后来一举出兵灭了吴国。
狡兔死,走狗烹
勾践是一个为了胜利什么都可以做出来的人,可以共患难不能同富贵。而这一点却只有范蠡和伍子胥能看清楚了。伍子胥建议夫差杀了勾践,夫差却放了勾践,伍子胥因此退出了朝堂,避免了国破家亡的局面。

范蠡在勾践灭了吴国后就主动向勾践请辞,从此告别了朝堂,而江湖上却多了一个天下富翁陶朱公的传说。
勾践灭了吴国后就开始膨胀了,认为自己有了问鼎中原的实力。文种建议勾践好好经营属地,不要好高骛远。勾践不听,文种以不上朝相威胁。勾践认为文种背叛了自己,心中对文种起了杀心。
他对文种说:当初你给我提了七条对付吴国的办法,但是只用了四条吴国就灭了,剩下的这三条用在你身上怎么样?
勾践赐文种利剑让他自刎,这时文种才想起范蠡当初离开时对自己说的: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文种认为自己不会遭到这样的结果,事实证明自己是多么愚蠢。